第259章 复杂角色最有热度
“你去哪儿了,怎么现在才回来?”
简舟重新戴上口罩,说:“家里来了电话,这里拍戏太嘈杂了,所以去别的地方接听。”
姜菱听了这话,内心狐疑。
家里来电话?
这般鬼鬼祟祟,该不会是安秋妍打来,准备放大招坑她吧?
一想到这里,姜菱内心警铃大作,淡淡笑道:“哦,原来是这样,工作重要,家里的人也要顾着,没事了,把水给我吧!”
简舟拧开保温杯,满满倒了一杯盖水递给姜菱。
姜菱喝了一口,整个人都暖和过来。
心里却在琢磨着,怎么见招拆招,让安秋妍这小婊砸自作自受。
姜菱哪里知道,家里人打电话是简舟找的借口,事实上江玉霜看穿了他的身份。
她就像高中生做数学题,带错公式,解题过程做得再好,也是0分。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姜菱每拍一部戏,每演一个角色,或多或少都有些感悟。
纵观整部《纯元麝香传》,她最喜欢的角色不是敢爱敢恨的华妃,也不是蠢萌可爱的齐妃,不是闲着没事干就数砖捉奸的敬妃,更不是女主甄嬛,而是眉姐姐。
眉姐姐和甄嬛之间的友情,是她演过那么多剧、看过那么多电影、电视剧最好的一段。
这种纯粹得没有一丝杂质,经历岁月轮磨、后宫人心诡诈,始终牢不可破的友情,真的太难得了。
可为什么一众女配中,却是华妃的人气最高,直逼女主?
姜菱之前想不明白,亲身演过华妃,总算是明白了。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华妃性格上的两极分化,真的太突出了。
她对皇帝的痴心真情叫人感动,她残害妃嫔、冤陷无辜,同样令人恨得牙根痒痒。
有的观众因为爱得痴缠热烈喜欢华妃,也有的不喜华妃的毒辣。
把福子丢进井里,推眉姐姐落水、淹死淳儿、给襁褓中的婴儿下药、利用时疫害人……桩桩件件,哪桩不是伤天害理?
每次看到别人说华妃的好,这些人总要怼几句,被怼的人不甘示弱,加大力度骂回去。
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争吵,华妃的热度就起来了,关于她的讨论也就多了。
安小鸟也一样,有人觉得她可怜,有人觉得她可恨,说什么都可以原谅,就是无法原谅她害死眉姐姐这件事。
喜欢她和恨她的人吵来吵去,她的话题热度,也起来了。
反倒是眉姐姐,就因为她真的太好了,好得让人挑不出刺来骂她,反而热度不如安小鸟。
华妃这一角在剧里,就有点类似于《红楼梦》的王熙凤。
凤姐管家很有手腕,是个女强人,说话幽默风趣情商高,懂得讨好老领导贾母。
但她为人又心狠手辣,贪财弄权,为了三千两银子,拆散姻缘,逼死一对有情男女,又在外面放印子钱,弄得人家破人亡……
所以,对于王熙凤、华妃之类的角色,观众往往一见难忘、爱憎交加,对她的争议和讨论也随之而来。
第260章 白月光与朱砂痣
正如王昆仑先生说得那样:“爱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知道她坏,可就是喜欢,因为这类复杂角色的人格太有魅力了。
而能够演华妃、王熙凤这样的角色,也是演员难得的机缘。
姜菱格外珍惜这次机缘,尽可能用心去演好这个角色。
经过半年时间的辛苦拍摄,姜菱演完了华妃绝大部分的戏,就只剩下最后一场,华妃撞墙。
演完这场戏,她就可以离开剧组了。
姜菱知道华妃之死是前期最关键的一场戏,也是大高潮。
纵观全局,能够超过它的,也就只有后期的滴血验亲大戏。
对于最后这场戏,姜菱重视到了极点,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去对待。
生怕简舟与安秋妍‘狼狈为奸’,在这关键时刻下手坑她,姜菱还以名下188套房忘了收租为由,打发他回魔都去处理。
经过这段时间对角色的深入研究,姜菱惊讶地发现,华妃之死,堪称全剧的神来之笔。
因为她的死,不仅是惨烈的,也是充满悲剧性和艺术性的。
张爱玲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一书中写道:“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纯元在最美的年华死去,她便成了皇帝永远忘不了的窗前白月光。
华妃作为后宫中唯一一个不是纯元周边,却有自己周边的人。
她的情感是那样热烈,她的妆容打扮是那样的明艳,灼灼如火似红玫瑰,俨然就是皇帝的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