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么大了,儿子都不小了,怎地还跟个孩子一样!”陆大哥笑骂道。
陆二哥也有两个儿子,陆沛和陆汮是双胞胎,今年都八岁,此时也躲在陆二嫂顾氏身后,看着陆海和陆浔嘻嘻的笑。
“快进来吧,父亲当职还没有回来,母亲已经在等了。”陆二嫂慢细语说,手上捧着肚子,此时已经身怀六甲六个月了。
一众人都往后院去,陆承泽的发妻梁氏已经在门口伸着脖子等人了。之后少不了儿子媳妇行礼,表达一下想念之情,梁氏也少不得要眼圈红一红。
原本像他们这样的大户,规矩肯定是众多的,但是陆承泽却要求不多,就连家法都是照搬的陆大嫂娘家的。不过陆承泽也不是死板的人,家法有,多数情况是当摆设。
陆珩八岁之前都是“自学成才”,三岁能诵诗书,五岁能吟诗作对,八岁时候一手的妙笔丹青已经可以俾倪一切同龄小姑子。她为了在这里生存,也算是从娃娃抓起。
八岁之后,陆珩的侄子们也长大了,陆承泽直接在家里办了蒙学,让陆珩和侄子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她也不用再天天“闭门苦读”。
和众多侄子相比,陆珩的文化水平肯定要领先一点,不过她也不骄傲,毕竟是和小辈比,她就算赢了,也顶多是保住作为姑母的威严。
而最让陆珩心里踏实的,是她在这家里的地位!
虽然生在大户人家,但是是嫡女还是庶女是有说法的,受宠不受宠也有说法,有娘没娘还有说法,定亲没定亲更是说法没完没了。
但是陆珩的人设之良心,她自己都被感动了。
她是府里当家主母的小女儿,上头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她算是家里的老幺,确确实实是嫡女,且没有议亲,再加上自己的从小就注重自己的教育,全家都以为自家的小女是个聪颖丫头,所以格外宠爱。
条件摆在面前,她绝对不是苦大仇深的女主,的的确确就是掌上明珠,而且还是开了外挂的。
……
陆珩的二嫂最近又有了身孕,大嫂看了也蠢蠢欲动想要给家里再添新丁,每天陆大哥只要一下班,那肯定就是早早就回了院子和自家娘子努力。陆夫人每每看到家庭和谐,都会感叹自己治家很有一套。
陆夫人梁氏是陆承泽的发妻,当年陆承泽家乡闹灾,死了不少人,前朝又昏庸无道,陆承泽就跟着当时还是土匪的老皇帝去打了江山。等到终于打出个名堂回来,已经是两年后,陆夫人因为当初生了老大身体也不是很好,所以陆承泽对这位发妻也是关爱有加,哪怕之后封侯拜相了也没说纳妾收婢。
陆珩去了梁氏的院子,身后跟着三五丫鬟。
陆珩在家里受欢迎,尤其会讨好两位嫂子。这个时代父亲在听父亲的,父母不在听丈夫的,丈夫不在听兄长的,和两位嫂子搞好关系也很重要。
“快看是谁来了?”大嫂刘氏远远就看到陆珩进了院,脸上不自禁的就出现了小模样,二嫂顾氏顺着一看,就见一个红衣绣金线的小姑子慢慢悠悠的来了。
两位嫂子生来生去都是儿子,对这位幼年的小姑格外稀罕,有时候都当闺女养,见到陆珩来了自然高兴,就盼着沾沾陆珩的喜气儿,下一胎好生个闺女。
陆珩一进门先是转着圈的行礼,坐在上位的梁氏满意,她把儿子一个个的养的养得成了才,如今女儿也是知书达礼的,不比那些世家娇女要差。
陆珩知道二嫂正有身孕,所以屁颠屁颠的过去摸摸顾氏的肚子说:“二嫂子要给我生个侄儿还是侄女?”
“珩娘猜一猜!”顾氏逗趣到,陆珩老早就知道顾氏想要一个闺女,所以想也不想的说:“肯定是个小侄女,和二嫂子一样漂亮的!”
“哎呦,可真是嘴甜!”顾氏说完就从头上拔下一支金丝蝉雀的步摇,眼睛都不眨的就插到陆陆珩的脑袋上。
陆珩笑。
这一支步摇少说有一百克,按照现在的金价算来,都得三四万块。
“谢谢二嫂子!”陆珩道谢,然后就拿着步摇站到亲娘梁氏的身边。
“珩娘近日的功课可都学了?”梁氏问,陆承泽对家里孩子的教育都比较看重,如今不是乱世,武官出路不多,只有学而优则仕,只靠着朝廷的荫封是上不了高位的,所以对几个儿子的要求都比较严。到了陆珩这,也不怠慢,好在陆珩聪明,学什么也快,让陆承泽把陆珩当男孩一样教养经纶。
“功课倒是都会,就是这扎马步让人恼。”陆珩泄气的说。
梁氏呵呵笑起来,陆家的传统就是家中男子都必须得学武强身健体,就算不用出去打仗,也不能是软塌塌的娘炮,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实在丢人,陆珩也被陆承泽抓去,不说抡大石,扎个马步,跑跑步总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