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算啥事儿,两家的孩子都是从小一块长起来的,如果不是之前出了那样的事儿,可能咱两家都已经成了亲家,可惜了啊!”郑氏感叹。
钱氏也是叹气:“就说是的,可能是美丽和大树没有缘分,如今两个孩子也都各自定了亲事,以后也就不提了。”
郑氏点头,然后说:“大树和美丽的事儿就不提了,我倒是挺看好书良这孩子的,就是我家石榴害羞,有些话不敢说而已。”
听到这,钱氏就眨了眨眼,郑氏这话是不是有什么意思啊?
“石榴是心善,也不趁人之危,是个好孩子。”钱氏说道,然后眼睛看着郑氏。
郑氏点头:“那倒是的确,石榴是个好的,我这个当娘的可以打包票,又能干又孝顺,冬天怕我冷,就自己去县城,一冻就是一上午。”
钱氏想了想,就问郑氏:“嫂子,你跟我说实话,是不是还是想让书良他……?”
郑氏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你别多想,石榴都说了,不会让书良去做倒插门的,我就算是她娘,也不会背着她来咱家说这事儿的!”
钱氏松了一口气,毕竟她家现在换不上六两银子的,如果沈家真说逼着韩书良立马就娶,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之前的话都说出去了,欠条上也写了,他们赖不了账的。
“今儿就是来看看,说说话,两家也多走动。”郑氏说完就起身了,再坐下去,估计钱氏真的要多想了。
郑氏刚一走,钱氏就去和韩老蔫儿说话。
“孩子他爹,你说这沈家嫂子是不是还是有让咱家书良入赘的意思啊?”钱氏和韩老蔫儿说道。
韩老蔫儿摇头:“也不一定,看上咱家书良应该是有的,不过石榴既然说过那话,村里也都是知道的,沈家也不会出尔反尔又反过来逼着书良入赘的!”
钱氏心里有点担心:“这话虽然是石榴说的,可是自古成婚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万一……”
“不会的,你也别多想了,沈家不是那样的人家的!”韩老蔫儿说道:“真要是那样的人家,估计也不会借咱家钱了,别把人都想坏了!”
钱氏一脸纠结只能点头,心中虽然忐忑,但是也没有办法。
晚上韩书良回来的时候,钱氏看了一眼韩书良,就把韩书良叫到一边去。
“娘,咋了?”韩书良问道。
“没事,就是以后没事别老往沈家跑。”钱氏说道,怕沈石榴万一还是看上了韩书良,那韩书良就肯定要去当上门女婿了啊!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进京赶考
沈石榴一个人在房间里折腾了一下午,终于缝出了像样的手套。布用的是郑氏给她的边角料,棉花是之前棉衣棉被剩下的,刚好做了三副。
“石榴呀,吃晚饭了!”郑氏喊了一嗓子。
沈石榴直接拿了一副大的,是按照沈父的手大小缝的。
“我说呢,整个半天,闺女是给你缝棉闷子呢!”郑氏拿过去先看了看,针脚还挺好,线头多数都看不大出来,很精致的东西。
沈父也拿过去瞧了瞧,这几天虽然外面不是太冷,但是他们这天气就是这样,一开始不觉得冷,等察觉了,手上都已经能冻出冻疮了。
“闺女还是爹妈的小棉袄,咱石榴当个棉闷子也挺好!”沈父说道,呆在手上手指也灵活,到时候给人家盛肉汤的时候也不耽误。
一大早,沈石榴发现外面又下雪了,地上积雪厚了一点,眼看都要过年了,这天再冷也冷不过这个温度了。
去了县城,沈石榴就先去杜轩墨的摊子,自己做的棉手套总要送出去的。
“给你个好东西你要不要?”沈石榴走到杜轩墨面前先如此说道。
杜轩墨淡笑:“石榴姑娘送的,自然是要的!”
沈石榴嘿嘿i恩一笑,把藏在身后的棉手套直接送了出去。
“给,看你手都冻红了。”沈石榴说道:“手要是冻坏了,怎么拿笔写字?”
杜轩墨笑着接过去,布料上是一株兰花,虽说布算不得是好布,只是普通的姜黄布,但是花的心思不少,做出的东西也精致。
“多谢你了,这些日子我娘身子也是不爽,说要给我做棉闷子,到现在也没做成。”杜轩墨说着就把棉闷子戴上去了。
“大小合适吗?”沈石榴问一句,她也是跟着印象做的,就怕大小控制不好。
杜轩墨点头:“正好!”
沈石榴笑,心里都觉得自己真是无比的贤惠啊!
送了杜轩墨手套之后,沈石榴就先回了自家,自己也给自己做了一副,上面绣的石榴花,她的针线活算不上好,但总归还是能看的。
沈家父女今日羊肉汤卖得快些,那边仓库码头已经开始流通年货了,帮工的人不少,他们肉汤生意也红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