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到底哪一句才是许劭的原话,荀彧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曹操对许劭给他的评价非常满意,笑着离开。
荀彧代表本地望族,慰问了所有守城的士兵。在这个春寒料峭的夜晚,每个士兵都分到三张胡饼、一碗酱菜,以及一碗飘着肉沫的粟米羊肉粥。热腾腾的食物下肚,因为官兵战败而跌到谷底的士气,稍稍回升。
确认过军粮、军械等等细节都没出什么问题,荀彧回到空荡荡的官署,挑亮铜灯,展开颍川郡的舆图。
朱儁败北,皇甫嵩被黄巾军围困在长社城。官兵形势危急,大将军何进表曹操为骑都尉,带兵驰援颍川。曹操这个骑都尉是中央特派,相当于骑兵独立团的团长。
曹操的行军路线,完全可以预测,他只有几千兵马,必然是先到长社县,想办法跟皇甫嵩会合。
也就是说,短时间内,阳翟这边不会再有援军到来。
有些事情,还是得找精通兵法军事的人来做。荀彧首先想到了戏璕和郭嘉。但考虑到郭嘉的年纪,最终还是决定先举荐戏璕戏志才。玩家之中也有不少兵法爱好者,具体才能还有待观察。
阴修看见官署仍然亮着灯,猜到是荀彧还在处理公务。他笑着摇摇头,携了一些茶水点心去看荀彧。
“文若,几更天了?还写文书。早些回去休息,明日再写。”
荀彧搁下毛笔,轻轻按了按眉心,“府君来得正好,彧有个同窗,姓戏,名璕,字志才。志才远见卓识,尤其擅长兵法战阵。可助府君抵御黄巾,解阳翟之围。只是需要府君亲自去请。”
“好,明日一早,我必定备上厚礼,去请贤才出山。文书以后再补,先去养足精神,旦夕之间,便会爆发一场恶战,到时候还要请文若联络城中大族,协调矛盾,一起守城。”
“唯。”
翌日,天色微微亮。
暖阁中,还赖在床上,衣衫不整的戏璕忽然收到一封南阳阴修的拜帖。
他捏着拜帖,又迷迷瞪瞪地躺了一会儿,猛然反应过来——南阳阴修就是颍川太守阴府君!
由于没睡醒,戏璕的声音恍如梦呓:“送拜帖的人呢?”
隔间外边,一人应声道:“是彧亲自送来的。”
听见荀彧的声音,戏璕一个激灵,清醒了。
“文若今日不去官署点卯?”
“我今日不点卯。最多再过一盏茶的时间,文府君就要登门礼贤下士。志才,把衣裳穿好。”
……
戏璕和荀彧不同,他身上没那么多忠贞节义之类的枷锁。听着阴府君慷慨激昂的陈情,为国为民的热血,城在人在的决心。戏璕的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他甚至忍不住有点想打哈欠,恨不得继续躺平,再睡个回笼觉——这些空话救不了颍川郡,救不了大汉。
本着对忠臣清官的敬佩之心,戏璕安静地等到阴修说完,才低低地咳嗽一声,“在下自然乐意效劳,但府君能给在下多少人手?”
阴修的底气瞬间就弱了下去,自从光武中兴,裁撤了州郡长官的兵权,如果按规矩来,郡太守根本就调动不了多少兵。总共三千郡兵,还有八百多是老弱病残,只有两千多能打仗的。
关键是:右中郎将朱儁手持朝廷的符节,前来平叛。他一进城,就接管了那两千多名郡兵。
“只有八百零四人。”
虽然阴府君没有明说,但戏志才看他的神色,已经猜到那八百零四人大约是什么战斗水准。
戏璕的唇角微微勾起:“那八百多人,我去挑一些能用的。另外,大牢中的囚犯,不管是杀人放火的,还是偷鸡摸狗的,只要愿意和黄巾贼拼命,都交给我。城中的大族,每家出两百健仆,协助守城……”
通过荀彧和玩家们的努力,阳翟郡城并没有被文府君卖给黄巾贼。在荀彧的记忆中,城破以后,士族、寒门、百姓纷纷逃亡,尸骸遍野、亲友离散。两年后,他才再次得到戏璕和郭嘉的消息。
玩家果然是万能的,轻松改变了这一切。
戏志才有条不紊地安排募兵、练兵等各项事宜,不时地轻咳一两声。
荀彧听着听着,牵动思绪。他暗暗下定决心,等打退黄巾贼,一定要请最好的医工,像华佗那样的,给志才和奉孝好好看一看,有病治病,没病养生。
朱儁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他虽然战败,却沿路收拢残兵,保存了实力。修整一段时间,还能再战。眼下最严重的的问题是:他带领的那七千残兵败将,被黄巾贼悍不畏死的气势吓破了胆子,士气低落,消极怠战,每天都有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