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见苏玉锦人随和的很,也不因为对周家的恩情而倨傲托大,因此对苏玉锦也是印象颇佳,「那我便厚颜收下,周家在青河县生意还算可以,也有一定的人脉,苏姑娘往后若是有需要帮忙的事儿,尽管吭声。」
「如此,那我便不与夫人客气,往后有事便尽管找上门去了。」苏玉锦开了一句玩笑。
李氏亦是浅浅一笑。
又说了好一阵子的话,两个人亦是从最初的生疏到最后似有千言万语一般,只是眼瞧着天色不早,李氏觉得自己着实不宜过多打扰,这才起身告辞。
「夫人慢走。」苏玉锦略送了送,「往后若得了空,便可以时常来坐一坐。」
「这是自然,一定会多多打扰。」李氏也想张口邀请苏玉锦到周家小坐,但想想周家复杂的局势,便也只将这些话尽数咽了下去,只答应下来常来这边,「就是到时候啊,你别嫌烦就好。」
「哪里,求之不得呢。」苏玉锦笑道。
马车已是在巷子口等候,苏玉锦目送李氏上了马车。
「外头风大,你也快回去吧。」李氏道。
「嗯。」苏玉锦点头,略顿了顿后,迟疑地开了口,「说起来,那日带着小少爷去苏记吃饭的,我记得是郑妈妈?」
「正是。」李氏点头,「郑妈妈是我的乳母,照顾我长大的,到出嫁时与我一同到了周家,在我忙于生意时,皆是她来照顾若毅。」
见苏玉锦表情似有些凝重,李氏有些诧异,「是哪里不妥吗?」
的确是有些不妥。
周家世代做药材,刚刚闲聊之时,李氏也说,她也略懂一些医理。
既然如此,照顾李氏长大,现下又照顾周若毅的郑妈妈,也该略懂一些常见的照顾孩童的应急之法。
即便不懂,郑妈妈作为一名年岁不小,且照顾了两代人的忠奴,在发生那个事情时,也该是抱着孩子急忙去寻找大夫,而不是在那哭的起不来身。
当时苏玉锦便觉得有些诧异,但看郑妈妈哭的伤心,事后又满脸感激,倒不像是装出来的,便没有太放在心上。
今日李氏来,说了这么久的话,拉近了关系,苏玉锦再次想起来了这件事。
但,这个不妥只是她下意识认为的。
究竟那郑妈妈是否只是因为关心则乱,她也并不清楚。
在想了想后,苏玉锦道,「并没什么不妥,只是觉得小少爷还年幼,容易碰到危险的事情,平日里还是要多派几个人照顾为好。」
「是这么回事。」李氏沉思,片刻后点头应答,「苏姑娘放心,我记下了。」
几句离别的寒暄,李氏乘坐的马车走远,苏玉锦跟艾草一块回了自己的院子。
柳妈妈正在那清点李氏带来的谢礼,准备登记一番,先收起来。
只是越收拾,柳妈妈这脸色越兴奋,「这人参和灵芝的品相当真是不错,少说一个也得有几百两的银子,其实论值钱都还是次要的,药材这种东西许多时候可遇不可得,可不是有钱都能买得到的。」
就像这人参和灵芝来说,年份多大,分量多大,用药的时候都是颇有讲究,差一些都是万万不能的。
「姑娘,没想到你当日救下的那个孩童,竟是周家小少爷。」艾草也是满脸高兴,「这周家也算家大业大,往后也算是跟周家有了交情呢。」
「是啊。」苏玉锦点头。
所以刚刚她以桂花糖糕和栗子糕为赠,也是想着拉近一些两家的关系。
救命之恩这种事,顶多就是个敲门砖,且最是不能时常放在嘴边说的事情,要想两家关系长久,为她未来事业发展铺路子,还是得从别的方面着手。
现在有了由头两家能够时常走动,往后若是有机会合作……
共同的利益关系,往往才是最长久稳固的。
苏玉锦心中不由地谋划了一番。
这边,李氏乘坐的马车,缓缓前行。
昨日才刚刚结束了近日的奔波,近日又急忙登门致谢,说了这么久的话,李氏的脸上满都是疲色。
有加更,下午三点左右
第24章 烂在肚子里(加更)
连翘贴心地帮李氏揉搓太阳穴的位置,试图让她更舒服一些。
李氏闭着眼睛眯了一会儿,待恢复了精神后,拿了苏玉锦送的栗子糕来吃。
「苏姑娘这手艺可真是好呢。」得了一块栗子糕的连翘,在将糕点咽下去后,忍不住夸赞。
「是啊。」李氏笑道,「不但手艺好,这心眼儿也好,人也聪慧,看着知书达理的,惹人喜欢的很。」
不过……
最后苏玉锦说的那些话,总感觉话里有话了。
但是又琢磨不明白,苏玉锦所说的话,是不是那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