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送大姑娘回西苑,大姑娘请。」慈姑这时又道。
顾夕颜心有困惑,却也不好再继续停留。
这时慈姑又道:「大姑娘且宽心,既然是老夫人坐阵,定不会委屈了大姑娘。大姑娘人品贵重,又是侯府的嫡长女,将来定能嫁一个顶顶好的人家。」
顾夕颜看向慈姑,正对上慈姑温和的双眼。她看得出来,慈姑没有恶意,甚至有讨好她的嫌疑。
既如此,为何又不让她去见永成侯府的人相见呢?
明明董家就是不错的人家,董永也是京城的青年才俊,她若嫁给董永,不也是一桩美满姻缘?
她横竖想不通老夫人在卖什么关子,为何不让她这个当事人现身。
慈姑把她送回西苑后,又说了一番好话,这才离开。
春华见慈姑走了,忙走到她跟前,低声道:「好奇怪,慈姑竟然不让姑娘现身,今日可是永成侯府派媒人上门说亲呢。」
姑娘作为当事人,可以在一旁听听媒人怎么说的罢?
「我觉得祖母多半会帮我拒了这门亲事。」顾夕颜琢磨了一会儿,道出自己的猜想。
「为什么?」春华一惊一乍地道。
顾夕颜无奈摇头:「也可能是我想多了。」
但她的直觉告诉她,今日老夫人的态度很古怪。
「永成侯府明明就是很好的人家,老夫人怎么可能……」春华说着说着,突然泄了气。
再好的人家有何用?若老夫人和小顾氏不答应,那姑娘的亲事就成不了。
宽和堂内,刚开始气氛还不错,待久不进入正题,媒人才开始焦虑。
再看老夫人一直在打太极,也不给个准话,媒人用力咳了两声。
老夫人只当作没听见,好整以暇地端坐。
媒人觉得老夫人的态度很古怪,索性挑明话题道:「董家二公子对顾姑娘一见倾心,有意与顾姑娘结为连理,希望柳董两家能结两姓之好,不知老夫人意下如何?」
老夫人这时也不好再继续打太极,她想起万庆侯的叮嘱,回道:「夕姐儿年纪还小,我们还想再留她一阵子,所以……」
听得这话,媒人的心都凉了。
顾夕颜年纪还小这种话都说得出来,这说明柳家根本就是不愿意结这门亲事。
媒人脸色都变了:「这是老夫人的意思,还是顾姑娘的意思?我想见顾姑娘,烦请老夫人把顾姑娘请过来。」
——
暮哥:亏得我有先见之明,不然老婆都要被人抢走了。
还是双倍月票啊,求一波月票。
宝子们帮忙打下五星呗,比小心心
第124章 拒亲
老夫人暗暗叫苦,她私心里以为跟永成侯府结为亲家是不错的选择。
董家乃钟鼎世家,夕姐儿在被秦王殿下退亲的前提下还能寻得这门好亲事,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偏偏儿子一再交待,若有人上门为夕姐儿说亲,千万要推拒,还说要再留夕姐儿两年。
她问为什么,儿子却不愿意多说,只说是不得已。
「夕姐儿今日有事要忙,不得空出来见客。」老夫人一咬牙,索性把后路也给堵死:「夕姐儿的亲事真不急,害你今儿白跑这一趟。」
媒人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这时老夫人起身道:「慈姑,你去送送客人。」
媒人这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柳家分明是不愿意跟董家结亲。
想嫁进永成侯府的贵女多的是,何必强求一个不愿意嫁进侯府的落魄贵女?
媒人这时心里也有了火气,觉得柳家不识好歹。
顾姑娘再貌美,不已经十六了么?遇到永成侯府这样的好人家还不满意,难道是想嫁给皇亲?
可顾夕颜已经被秦王殿下退了亲事,成为京城的笑话。
没来万庆侯府之前,媒人以为这媒定能做成的,谁知竟是这样的结果,她心里是有气的。
她不想就这样离开,不死心地道:「老夫人,可否让顾姑娘出来见一见?」
「夕姐儿今日不得空见你,你还是回去吧。」老夫人怕媒人和顾夕颜打照面,矢口拒绝。
只因书明特意交待过,不能让夕姐儿误以为是柳家在故意搅黄她的婚事,更不能让孩子寒心,还说推延夕姐儿的婚事是为了夕姐儿好。
这话她自己听着都觉得匪夷所思,若夕姐儿知道她推拒董家这门好亲事,不知会作何感想。
媒人突发其想:「是不是你们故意不给顾姑娘说一门好亲事才把这门好亲事给拒了?!」
老夫人脸色微变:「你莫信口雌黄!你以为永成侯府就是夕姐儿的唯一选择吗?世间好男儿多的是,不差董二公子一个。」
媒人听得这话,气得脸色发青,「我倒要看看,将来顾姑娘能嫁什么样的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