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啊,我又没有惹他。”
“还不是因为他那宝贝徒弟,额。”雍王殿下 一下,嘿嘿的笑了笑,“能力大的脾气都大,神捕年纪也大了,现在性子更加乖张,不过他最是公允,只是说话有些难听罢了,千秋别忘心里面去。”
“我那徒弟青出于蓝胜于蓝,现在正在全力追查,想来也就一两日的事情,定能拿到确凿的证据,还千秋殿下的一个清白。”
绝命神捕说完也不知道是嗓子不舒服还是怎么的,在朝堂一直咳咳咳的,最后把一口老痰吐到我脚边,生气的说到:“真是有眼无珠。”
他这一出搞得我不知所措,不过又是老人家,还是青鱼的师傅,我也不能怪罪他,只能当做没有看到了。
后来又有几人站出来,都是一样的结果,拿到了证明张阁老所言非虚的证据,但是或不是完整的证据,或有别的证据推翻,总不能定我的罪,事情貌似僵住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身份之难7
这场戏演到这个时候,看官都已经索然无味了。剧情不算跌宕起伏,甚至有点寡淡,主演们的表演也毫无张力,我、雍王殿下还有太子殿下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好似至交好友闲谈,一点冲突的点也找不出来,皇上由于身体不济,更是成了一块背景板,半靠在龙椅上,眯着眼看着,连点表情都是没有的。
这样子的戏是没有人爱看的,但是朝臣们却是不能撕票离开,陆陆续续的身后传来了闲谈声。最开始三三两两靠近些耳语两句,到现在都是明目张胆的拉着聊天了。
“我早就看出来张阁老眼神猥琐,果然不是什么好人,竟然敢做出这欺君的大罪来。”
“事情还未称埃落定,这话说的是否早了些,我见千秋殿下俊秀异常,有仙人之姿,况且坊间多是运筹帷幄除暴安良的传闻,一个贱仆之子断然不可能做到如此。”
“也不都是传闻,早些年千秋殿下联手雍王殿下战平镇北王一事倒是确凿无疑的,我有个朋友是宫中侍卫,当时正好在千秋阁附近当差,哪一战打的可谓是天地失色,三人的威压都极重,幸好我那朋友武功也是不弱的,不然当场就得落得个屎尿齐出的下场。”
“那场大战京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种事情你还好意思拿出来说。”旁边一人得意洋洋的说到,“你们终究来京城不久,有些秘辛需得像我这种在京中长大的才能知道。”
我听着他们说的这些,脑瓜子嗡嗡的,当着当事人的面胡编乱传真的好嘛。不过他们现在一门心思在八卦上,完全没有注意到我嫌恶的眼神,当然我相信即使看到了,他们也会当没看到的。
“要说千秋殿下的成名之战,还得是初入千秋阁的时候与当时还是七皇子的那一战。”
一个大孩子压着一个小孩子打,怎么就成了成名之战,我倒想听听这事能传的多离谱。
“雍王殿下的武功有多高,想来就不用我说了吧,当时雍王殿下和千秋殿下两人年轻气盛,谁都想当那千秋阁的老大。千秋殿下当时就能说会道,说的雍王殿下哑口无言,雍王殿下一气之下,直接一掌就把千秋阁拍成了灰飞。”
“哇,这种功力,难怪能与镇北王战成平手。”
“呵,你们哇早了,千秋殿下见状,只是轻轻一笑,手中真气翻滚,顷刻间,千秋阁就恢复了原状,雍王殿下是输的心服口服,直到现在对千秋殿下还是尊崇有加。”
这是一个高武世界,不是一个修仙世界啊,你们这些人能不能不要传的这么离谱啊。
……………………………
“我前些时日读了一片极有意思的书,听闻就是千秋殿下闲来无事随意写的,名字叫做《儒林外史》,文笔犀利情节有趣又颇具教育意义,我当时还不信他能写出如此好的故事来,听你们所言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这本小说我也读过,真是极好的一篇文章,只可惜此等话本子,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确实是难登大雅之堂,但是闲暇看看也是颇为有趣,其中范进中举痰迷了心窍那段我可是连着看了五六遍。”
“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千秋殿下是张阁老的亲生儿子,只是眼看阁老之位不保,心中悲苦异常,也如那范进一般痰迷了心窍,才说出这些胡话来。”
原本吵闹的朝堂一下子静了下来,太子和雍王两人不约而同的瞥了一眼那人,眼神中全是杀意,不过只是淡淡的一瞥就转了回去,众人包括我也没有发现这一点。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啊,我依稀记得他入阁那天不久,就好似有传闻说张阁老疯了,在府上折腾了大半夜才治好。我当时只是当个笑话听了,现在想来张阁老应就是痰迷了心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