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睡不着就过来看看你,我成亲的时候可被折腾惨了,所以我让七雪她们不忙吵醒你的,不想你还是醒了。”
杭嘉雪乐呵呵的吃着燕窝粥,笑意里带了些幸灾乐祸的意味。
方令月斜睨了她一眼,又对七雪说道:“你让厨房照着以前的早饭弄来就是,待会儿大妆上了,在给我煮几个白鸡蛋就行了。”
“你了别吃些汤汤水水的,不然一会儿有你出洋相的时候。”
杭嘉雪倒是好意提醒道。
方令月在内室洗漱,闻言笑道:“中午黎澈才来接亲,这还早呢怕什么!”
杭嘉雪见她不在意,撇了撇嘴也不再说什么,继续吃着燕窝粥。
不过一会儿的功夫,方令宛也来了,方令月没有看到她儿子,问到:“明哥儿呢?你怎么不把他带来。”
“今天人多事儿杂,我让乳娘带着在院子里玩儿。”方令宛笑道,转眼看见丫鬟们上的早饭,好笑道:“你就吃这些!,不怕待会儿不方便。”
“你看,你看!不止我这么说吧,我这都劝过了,可是她偏不听。”
杭嘉雪有了同谋,立马跳了出来。
方令月抿了抿嘴:“行了,我听你们的还不行,就吃几个包子。”
方令月刚刚用过早饭,王俪和魏燕玲妯娌俩就带着几个亲眷进来陪方令月说话,方令月不认识这几人,好像是方家族里的。
不过她们也只是待了一会儿就出去了,这会儿喜娘已经开始帮着方令月穿衣服、上妆了。
而全福夫人则是请的工部尚书家里的杨老夫人,老人家已经快七十岁了,还精神抖擞,说话也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这位杨老夫人不管夫家还是娘家都是父母双全,而且在老夫人都已经五十多快六十岁了,两边的父母才相继去世,丈夫也是高寿,现在已经致仕,在家里坐着闲散太爷。
而她的四个儿子也各有所成,有的在京城为官,有的在外面做一方主官。
家里的孙子孙女也是好几十人了,所以杨老夫人是京城的大户人家经常请的全福夫人,不过这几年岁数大了,不怎么出来走动了,这也是顾氏与她有几分交情,才能请来为方令月梳头。
顾氏陪着她进来,方令月向她见了礼,杨老夫人笑呵呵的打趣道:“顾妹妹真是好福气,你看这孙女儿生的就跟仙女儿似的,看得老婆子我都很是喜欢,就更不要说新郎官了!我做全福夫人这些年了,还少见这么标志的人儿。”
“哈哈……姐姐就别夸她了,这丫头可夸不得!”
顾氏谦虚的笑道,不过眼角眉梢的神色却是带着骄傲的。
又寒暄了几句,顾氏自将杨老夫人安置到一边的炕榻上略坐坐,又让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作陪。
她这才又过来,看着镜中明艳妩媚的孙女儿,她心里涌上浓浓的不舍,就这么看着方令月,眼里的眼泪顺着就滴落了下来。
方令月回头见站在身后的祖母,轻声道:“祖母……”
说着她就要起身,顾氏快步走过来,按下她的肩膀,说道:“你别起身,让她们给她梳妆,不好待会儿迎亲的人就要来了。”
“祖母,阿月舍不得您!”
方令月含泪笑道,将脸颊轻轻贴上顾氏的手背,顾氏含泪将她轻轻搂在怀里,“阿月,祖母能见着你出嫁,祖母就很满足了,以后记得常回来看看祖母。”
第316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成亲(二)
方令月哽咽着不住的点头:“阿月,一定要记得常常回来看祖母。”
刚跨进屋来的宋慧娘,看见抱在一起的祖孙俩,她的眼泪也跟着流了下来,她走过去,劝道:“母亲,您老人家身子骨重要,不要太伤神了。”
“我知道,我知道!”顾氏点头,转眼又见满脸是泪的宋慧娘,轻笑道:“你还说我,你不也一样!”
说着心里更显酸涩,一时间祖孙、母女几人抱在一块儿哭了起来。
喜娘站在一边儿不知道怎么劝,女子出嫁娘家人本就舍不得,赶上谁家都要哭上一场,可是眼看着时辰就要到了,她也不由有些着急,瞧了瞧了宴客室,进去叫了全福夫人杨老夫人出来。
杨老夫人见哭成泪人儿似的的三人,笑道:“哎哟!老了老了最是看不得这样的场景儿!”
顾氏拿帕子擦了擦眼角,看向杨老夫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让老姐姐笑话了。”
“嗨,那个当祖母的、做母亲的舍得嫁女儿的,可是女儿家总是要嫁人的,我看二小姐是个有福气的,你们啊不必担心,以后定能顺遂一生!”
顾氏闻言,笑呵呵的道谢道:“承老姐姐的吉言!”
“来了,来了,花轿已经到街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