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他们就启程去京城了,到京城的时候正是最冷的十二月初。
看着京城的城门,方令月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现在的京城里,再也没有那个等着她的人了!
她,又该何去何从?
顾氏早早的就起来等着了,已经在屋子里转了几圈了,可是方令月他们还迟迟没有到。
“流霜,你再派人去看看,是不是下人们探的不准,怎么这个时候还没有回来。”
顾氏焦急的说道。
霜嬷嬷轻声劝慰道:“老夫人,您就坐一坐吧,这是老木亲自去接人,您就别担心了。”
“哎!我怎么能不担心,阿月的性子你也知道的,别看随时都笑嘻嘻的,可是骨子里最是倔强,这京城我是想她回又怕她回,就怕她回来那些不长眼睛的,会来烦她。”
顾氏很是焦心的道。
这些日子,黎家老太太将方令月他们的婚书给退了回来,道是黎澈不在了,他们家也不拖累方家的姑娘,可是她知道孙女儿和黎澈的感情,就怕黎老太太一个刺激,阿月就这样嫁进了黎家,那阿月就没有以后了!
她的私心里自然希望过段日子,孙女能将黎澈慢慢淡忘了,再重新找个人嫁了,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
所以更是怕黎老太太这样的刺激方令月,会让方令月自己没有后路可退。
如果真是那样,人的一辈子太长,阿月才十六岁,接下来的日子她该怎么熬啊!
顾氏心里将黎老太太是咒骂了千百遍!
过了午时,方令月他们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回到福寿堂的时候已经是下午时分了。
方家所有人都等在福寿堂,只有方青佑前去接人了。
方令月跨进福寿堂,就见一家人都望着她,宋慧娘更是眼眶都红了,顾氏也眼巴巴的看着她。
“祖母,爹、娘,阿月回来了。”
方令月笑着跟众人打着招呼,就像平常一样,可是众人更是心疼了。
“三叔、三婶。”
还是方大贵首先反应过来,招呼着三老太爷和三老太太坐下。
顾氏这才看向两人,笑道:“你们总算舍得来京城了,这次来了以后就不要走了,孩子们都在这里,大家热热闹闹的住在这儿有什么不好,前段时间你们就两个人住在苏州,我心里始终放不下,这下好了我也放心了,以后等他二叔退下来了,大家就更热闹了。”
“还是大嫂知道我的心思,我是早就想来京城了,可是他脾气犟,加上我们想去看看绍华,所以也就没来,这下我们可是安安心心的住下了。”
三老太太笑呵呵的说道。
顾氏也点点头,“这就好,我就喜欢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
方令月坐在一边看着他们闲聊,除了刚才,一句话也没有说过,整个人都沉默着。
方令宛不知何时走到方令月身边,拉住她的手,笑了笑:“阿月,我们出去说说话。”
“好。”
方令月看了看正聊的热闹的几人,也就跟着方令宛出去了。
等到姐妹俩出了房间,顾氏几人都截住了话头,一齐看向门口的方向。
三老太太轻叹道:“这一路上,虽然她不见得哭过,甚至有超乎常人的冷静、坚强,可是我看得出来,她心里过不去,现在她全天下的找人,不就是还抓着那丝念想吗!我们就是不提她也明白。”
宋慧娘没有主意了,看着顾氏,说道:“娘,现在我们怎么办?阿月这样我不放心。”
“哎!能怎么办,慢慢熬着吧!也许时间长了,她也就慢慢走出来了,我们这些人谁不是慢慢熬过来的。”
顾氏抬眼看着窗外,心里也是乱糟糟的。
方大贵紧紧皱着眉头,一时间,屋里安静了下来。
而方令宛带着方令月回到自己的院子,两人坐在暖阁里,方令宛遣了丫鬟下去。
才斟酌的说道:“阿月,你现在是怎么个想法,你跟我说说。”
方令月握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看着窗外渐渐飘起的雪花,微微一笑,道:
“我有什么想法,我现在没什么想法,只想着找到黎澈,一年找不到找两年,两年找不到就三年、五年、十年……如果一辈子找不到他了……”
“我想到处去看看,咱们大齐这么大,我还没有走过多少地方,也许我也能向他们一样,著一本地物志呢!”
方令月向往的看着外面,淡淡的笑道。
方令宛却能从她的话语里,感觉到了黯然,她不由红了眼眶。
“行了你别哭了,我都没哭,你哭什么!再过几天你就是新娘子了,可要高高兴兴的出嫁,一副受气媳妇的样子,去了婆家也是受气的料!”
方令月调侃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