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家:一品镇国夫人(266)

作者:公子李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恨就恨吧,我也没想过她们会好好跟我们相处,我没妹时间理会他们,不过你得让人盯着些,别让她们的爪子伸的太长了!”方令月正色道。

七雪颔首:“小姐放心吧,奴婢已经派人盯着了。”

其实,方令月对她祖母更放心,这方家就算是已经交给简氏很多年了,可是她相信背地里效忠祖母的人也不少,对于那些鬼魅伎俩她们更要专业一些。

“嗯,那就好。”方令月点头,又道:“今天见的几个商队领头你可认识?”

“奴婢只认得一个,他也是从黎家出去的叫姚城,现在是“千记商行”的二管事,其他人奴婢就不认识了,他们这些人奴婢也接触不到。”七雪回道。

方令月轻轻点头,心里有了个大概,径直往二门去了。

第207章 第二百零七章管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从古到今都是一线大城市的存在,古朴的建筑被这熙熙攘攘的人群赋予了生气!

方令月坐着马车穿过中央主街,往右拐进另一条街,她新奇的看着旁边的那条小河,里面来来往往有船只飘过,有载客的有拉货的,不过河道不宽,两边还沿河边种满了柳树,所以只有些小船只能过。

而河岸两边茶楼、酒肆林立,临窗的包间里或站或坐三五好友一起品茶畅谈,这小日子挺惬意的!

边关也有这样的茶楼、酒肆,只不过它们多数时候的功能是为行脚的商人提供歇脚的地方,或者为他们商谈、签约提供的场所,绝不像苏州,只是单纯的被用作休闲、娱乐的所在!

“小姐,到了。”车夫停下马车,回禀道。

七雪先跳下马车,方令月掀开帘子下了马车,她看了看茶楼的招牌,是昨天黎安说的那个地方。

茶楼门前站着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子,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正左顾右盼的看着两边的马路。

直到七雪走近了才看见她们两人,他快步走上前来,躬身向方令月行礼道:“姚城见过少夫人!”

私下里,黎澈手底下的人都管她叫少夫人,所以方令月也习惯了,她微微颔首,笑道:“有劳姚管事了!”

“不敢,少夫人请!弟兄们都在楼上等着您。”姚城很是恭敬的前面领路。

方令月两人跟着他上了二楼,一个靠窗的房间里坐着三个男子,听见门口的响动,都起身站了起来。

等到方令月出现在他们面前,几人微微愣了愣都拱手行礼道:“见过东家夫人!”

“几位管事不必多礼,请坐!”方令月笑着点点头,率先坐在了上首。

这几人都是黎澈雇来的,除了姚城,其他的并不是黎家的家奴,昨天她看了黎安给她的信息,她对他们大致有些了解。

他们四人分管四个小队,每队都有几十或者上百人,他们主要将南边的粮食、茶叶、绸缎和药材,还有些海外来的舶来品运往边关,有时候还会暗地里带着“特殊”的东西进边关。

而他们运过去的东西又被齐盛聿他们或用于军队,或贩卖到关外,其中更是包括少部分粮食和药材。

这些东西都是朝廷禁止贩卖的,可是边城的大军往往只能得到朝廷少许的供给,庞大的军队有很一部分都是靠着这些生意养活的。

其实不止边城的军队就是大齐大部分的军队都有这种“走私”的生意,朝廷也知道,不过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朝廷也拿不出足额的军饷来养活军队,只要事情不过分,也就不会管,不过在民间还是要掩住的,所以这些商队的出现也就是必要了。

大家坐下后,姚城给方令月介绍了下几人,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汗,三十多岁的年纪,他叫严胜,专门管运输海外来的舶来品和沿海的特产,比如珍珠之类的。

一身青衣长衫的中年儒士,他叫于辰安,是一位秀才,他们都叫他“老秀才”,他家祖上是百年老字号的医药世家,所以专门管药材这一方面。

还有一个长了一张娃娃脸的二十多岁青年男子,他叫曾墨,别看他一张娃娃脸显得面嫩,可是接触过他的都不敢小看他,他专门管瓷器和绸缎这一类的。

方令月听着姚城的介绍,将每个人的面貌、背景对应管辖的事情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

也不知黎澈是哪儿找来的这几个人,各人有各人特长,而且能力都不弱。

这次南下,黎澈将这个商队全权交给了她,不过看几人的神色,除了姚城外,其他几人也只是将她当做名义上的东家,恐怕心里对她并不认可。

不过来日方长,她有的是时间慢慢让他们适应自己这个东家的存在!

“既然大家都认识了,我也就不废话了,你们各人都掌管着不同的领域,我现在对各个方面都不了解,所以希望各位能给我个具体的文书报告,包括每个采买地的情况和路上运输中成本运用的情况,都整理一下给我一份文字解说。”方令月微笑着看着众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