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个从小苦到大的人,小时候不受爹娘待见,好容易娶了媳妇,老两口又将他们用撵似的分了出来,以前方大贵进山,时不时的会带伤回来,进林子可是用命博的!
看着孩子大了,日子也好了,这又把腿摔断了,怎么就这么命苦!
与郑大娘寒暄了几句,方令月让七音将东西拿去屋子里放好,她们兄妹俩带着她爹先去了方家老宅了。
一路上方大贵都是慢慢挪着走,正是午饭时分,陆陆续续的碰到地里干活回来的人。
都是一样看到方大贵的样子,都很惊讶,惋惜的人很多,幸灾乐祸的人也有,本想讽刺几句,看到方大贵身后的兄妹俩,就熄了火,尤其见方青奕穿着一身衙差的衣服,更是不敢惹。
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他们可没得自己找麻烦的。
走了一会儿,方大贵走不动了,方青奕将佩刀递给方令月,将方大贵背到了老宅。
方家老宅也升起了炊烟,方大福正在灶房里做午饭,院子里冷冷清清的一个人也没有。
自从方老爷子中风后,方老太太是三天五天不见人影,而杨氏和方柱子两口子也一直镇上开店,更是一步都没有回来过。
整个老宅就方老爷子和方大福,方大福每天忙完地里的活,回来又照顾方老爷子,几个月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方令月进了灶房,看见方大福正低着头用个烟筒子往灶堂里吹火,显然他还没看见方令月。
方令月看了看四周,没见肉没见菜,揭开米缸,里面只有见底的一点儿米。
方大福听到响动,站起来看到是方令月,用衣服擦了擦脸,笑了笑:“阿月来了,快屋里坐,很快就吃午饭了,这屋里脏,你去堂屋坐着吧。”
“大伯,午饭吃什么呢?”方令月笑着一边问,一边伸手将锅盖揭开,里面就是一锅水,加上一撮米,稀稀拉拉的一些菜叶子,锅边上有几个白面馒头,估计是给方老爷子吃的。
方大福有些窘迫的搓着手,他又黑又瘦,头发已经花白了,明明才四十岁的人看着有六十了。
方令月见他这样突然有些心酸,呵!什么时候她也这样圣母了!
只是可能整个老宅只有这个大伯,是唯一给过她一丝暖意的人吧!
第137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合作
那时候她只有两岁,父母在田里忙着收粮食,她和大姐就在村口那儿玩耍,说是玩耍不如说是她看着大姐。
太阳都快下山了,她爹娘都还没有回来,大姐饿了去抢别的孩子的馒头,被别人围着打,是方大福去吼开了。
他还悄悄回去给她们俩带了一个杂面馒头来,馒头很硬,不和水甚至不能吞下去,可是对于一个饿急了的人,那也是美味。
看着大姐吃的狼吞虎咽的,她记得当时他轻轻叹了一口气!
方令月放下锅盖,轻声问道:“不是每月都给你们送了银子来吗?”
方大福不知道怎么回答,低着头继续扒弄着灶堂。
方令月感觉自己是气不打一处来,又道:“是阿奶拿去了?还是大伯娘拿去了?还是她们都有份?”
“那阿爷的药钱呢?”
方大福闻言一顿,还是没有说话。
“走吧,我们带了菜来,阿爷也还没吃。”方令月转身出去了。
方大福顿了顿将锅里的材火加上,又将那几个白面馒头端着,也跟着去了堂屋。
而此时方老爷子看着方大贵却‘呜……呜’的叫了起来,眼角更是有些湿润。
“爹……”方青奕将方大贵放在床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方大贵抓住方老爷子的手喊了一声,却说不出话来。
方老爷子很激动,眼珠转动着,看着方大贵的腿,急得想说什么,可是却说不出话来,嘴角的口水直流。
方大贵笑了笑,安慰道:“爹,你别激动,没什么,现在已经能走几步了。”
方老爷子闭了闭眼睛,慢慢平复下来。
方令月进来就听见方大贵絮絮叨叨的跟方老爷子说话。
听说方令月组织的商队南下苏州了,方老爷子有些震惊的看着站在方大贵身后的方令月。
他急切的想知道什么,可是嘴巴蠕动的半天愣是一个字也没吐出来。
经过方令月和方大福一番劝,方大贵才到堂屋里将午饭吃了。
折腾了一上午,方大贵疲惫的睡下了,方青奕见了也去镇上办正事儿了,他待会儿再回来,他可以在这儿待两天。
吩咐了七音在家照顾她爹,方令月一个人提着些礼物去了村长家。
村长已经六十多岁了,精神头还不错,明年就卸任了,不过接任就是他的大儿子,他们家已经三代人连任村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