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却没听到脚步声。
他瞬间就明白了,卢照水将阿九支开不仅仅是让他去看着福康娃,而是利用他将林捕头等人支开。
他们二人又遇到了那个小和尚。
“施主。”
他拜了拜。
卢照水问:“你家静禅方丈呢?”
“静禅方丈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我们有时候也不知道在哪。”
“你家静禅方丈什么时候当上方丈的?”
“我也不知道,我进来年份不多,一进来,静禅方丈就已经是方丈了。”
卢照水半弯着腰,从衣襟处掏出一颗糖,问:“吃糖吗?”
那小和尚看了看糖,不吭声。
卢照水小声说:“周围现在没人,这是山楂糖。”
那小和尚本来还没怎么反应,一听说是山楂糖,他半信半疑地扫视了一周,确定周围没人后,飞速从卢照水手里把糖拿走了,临走时还小声说了句谢谢。
卢照水本来不知道这小和尚喜欢山楂糖,全靠林中鹤指点,他不禁疑惑:“你怎么知道他喜欢山楂糖?”
“他身上有一股山楂味,我能闻到。”
“要不顺着那竹林再去找找静禅方丈?”
“可以。”
二人还没到供着缘德佛那个寺的后院,那拿了山楂糖的小和尚就带着静禅方丈过来了。
“阿弥陀佛,施主二人找我何事?”
那小和尚站在静禅方丈后面,探出个头朝着卢照水笑,眼中亮晶晶的。
卢照水歪着头,凑近林中鹤小声说话:
“不是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吗?你看那小和尚,没有那颗糖,我们还未必能见到方丈呢。”
说完,卢照水走上前,面上笑眯眯的。
“方丈,查案所需,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法德寺僧人的一些前尘往事。”
方丈答道:“既是前尘往事,那都是各自的缘法,我又怎能多去干扰。”
末了,他又补充:“既是出家人,自然都是查清身世籍贯的,况且,法德寺中,几乎都是本地人,身世为人一问便知,是断不会有何犯案前科的。”
他朝着卢照水,林中鹤拜了拜:“二位施主,贫僧还有事,若是无别的事,贫僧便离开了。”
林中鹤上前拜道:“多谢方丈,叨扰了。”
静禅方丈便带着小和尚走远了。
卢照水看他,“这如何办?和尚的度牒又不是你我能看的。”
林中鹤缓缓道:“你没听方丈说,这寺中,大多数僧人都是本地人剃度出家,我们只需找春晖镇的老者,一问便知。”
他们来时是近傍晚,回去时近夜晚。
离远望去,原本该是一片死寂的街道上却是一片光亮,还花花绿绿的。
“我才想起,今天是七夕乞巧节。”
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女孩子们一个个挽着手走在一起,头发大都梳成云鬓,画着相似的柳叶眉,妆面皆以桃花为主题。
“好香。”
林中鹤说道。
有个小女孩,年纪小,手里提着个灯,后面跟着一个小男孩,二人正在打闹,正要撞上林中鹤。
卢照水不作声地挡了一下。
“当然了,她们白天都洗过发了,到了晚上当然就很香。据说这样可以年青美丽,尽快找到如意郎君呢。”
“马二便是有意将超度安排在今天的,七夕节又称女儿节,是女儿家的节日,他希望四个姑娘能在这个节日里干干净净地离开。”
“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到巷子里。”
卢照水拉着林中鹤的袖子将他拉到巷子中。
“还好我带了披风,你披着。”
他脱下披风,要披到林中鹤身上。
“我不用,你穿着。”
“街道上人太多,我知道的,你爱干净,鼻子又比常人灵,身上要是沾上什么香粉味儿你不难受?披着。”
卢照水其实并没有闻到什么香味儿,他听到林中鹤说“好香”时还愣了愣,后来才反应过来——林中鹤的鼻子比寻常人要灵敏些。
林中鹤于是不动了,任卢照水将还带有他体温的素色披风披到他身上。
他第一次穿这样还有温度的披风,像是要将自己包裹在里面一样,他将那骨节分明的手伸了出来,将披风的边角扯了扯。
“你要是实在闻不惯那味儿,你就把你的脸埋到我的披风里。我的披风是出来时才穿的。”
林中鹤伸手要自己系披风的带子,但卢照水似乎很专心,并没有注意到那双犹豫在半空中想要系带子的手。
林中鹤犹豫了半天,到底还是把手放下。
卢照水秉持着“送佛送到西”的原则,将林中鹤的披风带子系好,还顺带系了个蝴蝶结。
“完成!”
他又看了看林中鹤遮住脸的纱和斗笠,盯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