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
听到这个数,乔氏吊着的心总算放下了不少。
看来他这次还没有糊涂到之前的那种程度。
“才一两?”不等林老太开口,王红霞就直接把他的话截了回去,“我说老三,我们家家富对你也不薄啊,现在他在外边遇着难处了,你张口就这一两银子?就算是乡里乡亲的来借钱,也没有说就拿一两银子来打发人家的道理啊。你就是这么对待你亲哥的?”
程连满脸为难:“二嫂,不是我不愿意拿,实在是家里没有。”
王红霞逼问道:“怎么没有了?你们家长竟每天都去砍柴换钱,这么多年了,不可能一点积蓄都没有啊。你也是每天早出晚归的,赚的钱都上哪儿去了?”
“我……”
“好了。”林老太皱着眉头满脸不耐的开了口,“这两天我分明见长竟去镇子上都勤了许多,几乎隔天就去一次,最起码说明还是赚到钱了的。你就别扣扣搜搜的不舍得出了。”
“就是!”刘氏抱紧了怀里昏昏欲睡的程英奇,“老三,我算是看明白了,自从有了你们家那赔钱货之后呀,你真是越来越抠搜了。我们这些倒还无所谓,只不过你再怎么样,都不能对自己亲娘也抠门到一毛不拔吧。”
“大嫂,我真不是……”
“够了!”林老太提高了嗓门,“既然老三你不识好歹,那也就别怪我不照顾你了。这样吧,既然家富开口要十两银子,那你们兄弟姐妹几个平摊,这样最公平,也免得以后谁再说我偏心这个偏心那个了。”
程玉凤算了算,家里总共是大伯二伯和爹三个男孩,另外还有大姑和二姑两个女儿,十两银子如果每个孩子平摊下来的话,每家都要二两银子。
如果这样下去,那奶岂不是一分钱不用花,就能轻而易举解决了二伯的燃眉之急?
真是打的一手如意算盘,只不过……
“娘,本来就是我们家家富来筹钱的,我这儿有的全都给他了,哪儿还能拿出来银子啊。”王红霞一脸为难。
林老太白了她一眼:“我什么时候算你了?如果你有,家富还至于把信儿稍到我这儿来啊?”
“我就说嘛!”王红霞松了一口气。
“还有你。”林老太把目光移向了一旁紧张兮兮的刘氏,“你每天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树坡也十天半个月不回来的,你手里也没有多少,要不这样吧,你这两天就回去凑一两半的银子过来就行了,我也不为难你,剩下的那些,就他们三个兑吧。”
剩下的三个,不就是爹和大姑二姑吗?
大姑家里是做猎户的,现在天冷,一冬天下来也不知道能逮到几只,家里更没什么钱,二姑家里有钱,但是生活如履薄冰,最后剩下的,就是他们三房了。
奶这意思,是打算让他们一家把这十两银子承担下来大半吗?
第四十七章兑钱
刘氏一听,他们家还要再出一两半的银子,脸色微微一变,不情不愿的应下了。
说实在话,她一分钱都不想出。
二房的家富这么多年一直在外地做生意,赚到的钱她们没见到一分,凭什么需要钱的时候就得大家一块给兑出来?
不过相比较大家均兑,婆婆只让她出一两半的银子,已经是很照顾了。
照顾完刘氏,林老太太接下来把“照顾”的目光转向了二女儿:“秋菊,你家生活宽裕些,不如就多出点吧。”顿了顿,林老太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你大姐和你三哥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紧要关头,他们能拿出来的也就那么几个数。你二哥常年在外,花钱的地方多,他轻易不开口,偶尔借这一次钱,咱们也不能拖他后腿。你说是吧?”
程秋菊的脸上始终保持着淡淡的微笑,看在别人眼里是温和,但在程玉凤看来,这笑里藏满了无奈。
“娘是一家之主,您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过……”程秋菊停顿了一下,“这四两银子可不是什么小数目,我回家得跟文生商量一下。”
听说还得跟文生商量,林老太的脸色立马就拉了下来:“嫁给他们家这么久,怎么连这个主都做不了?”
程秋菊搅着衣角小声道:“他家情况你也知道的,老太太有点厉害,文生再怎么对我好,很多时候也得顾及着老太太,所以,这事儿还是得商量一下。”
林老太最看重的小女儿这边定不下来,她也不敢贸然给三房和老大闺女定数,万一秋菊这边拿不出来,到时候缺点少点,不还得她想法弄钱给补上去?
既然这样,那筹钱的事儿,干脆就等等再定吧。
“商量什么商量啊!”刘氏翻着眼子不耐烦的开了口,“你嫁给了他们家,就是他们家的主人了,往外面拿多少钱还不是张张嘴的事儿?再说了,刘文生的炊饼铺子每天不都是你在收钱?偶尔悄咪咪的把钱私藏起来一点,若是遇到事儿上,哪儿还需要看他们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