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夏刚刚踏进李家村,就迎来了很多人想要目光,这摆明了是想吃瓜。
没有办法,农村缺乏娱乐项目,谁家有点事情,都能被村里八卦的人,翻来覆去地讲。尤其李夏夏这一家,丈夫打工意外受伤,卖地治病,结果人也没有救回来,典型的人财两空,可不得引起别人的谈论。
就着这个事件谈论一波,再接着李夏夏一家未来的悲惨的生活再讨论一波,这个话题可以持续半个多月呢。
李夏夏赶紧加快了步伐,不愿再看那些八婆的目光。有的人私底下讨论也就罢了,居然还有人不知羞耻地上前向李夏夏询问富贵治病花了多少钱,现在家里欠了多少钱,以后一大家子怎么活。
要是是出于关心也就罢了,但是这些问的人脸上的神情赤裸裸的表明她们想知道更多细节,方便以后闲谈。
气得她想暴打这群八婆,深呼一口气,适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她端着假笑大声地说“这家里最近实在是揭不开锅了,也不知道婶子们有没有闲钱借我周转一下,我等日子好过了,再还你们。”
“小夏,婶子家里也不好过,没有闲钱啊,帮不了你”。一个穿着新衣服的,带着银镯子的大娘面不改色地说着。
李夏夏抓着大娘的手,直溜溜地盯着她手里的银手镯,激动地说“这手镯份量不轻吧,看起来就很值钱,也不知道典当了可以换多少钱。”
那大娘瞬间变了脸色,用力地抽回手,瞪了一眼李夏夏,气道“咱们的交情没有到这个份吧,你是穷疯了吗,不跟自己的爹娘借,跟我这个出了五福的人借钱。”
说完,就故作姿势的离开了。看到她吃瘪,一大群人都挺开心的,这婆子老喜欢炫耀她手镯,搞得只有她买得起,别人买不起似的。
李夏夏把渴望的眼神向四周的七大姑八大姨关照了一遍。
“我刚刚想起家里还有衣服没有洗呢,婶子先回去了”另外一个大娘尴尬地笑了笑,丢下话,就转身走了,生怕被人纠缠上。
“我孙子今早还没有喂饭呢,我先走了…”
“我娘家来客人了,我也走了”
.......
小样还治不了你们,出了一口恶气,李夏夏也不理会后面的人传来的啥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复返的话。
“娘,你在家吗”李夏夏站在娘家的大门口喊着。
屋里的李氏听到声音,赶紧出来,急忙地问“你怎么来了,家里怎么样了”。
“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我来就是想说一下,那个一两银子可能要晚一点还,现在家里还有点困难。”李夏夏一脸局促地说。
“银子的事情你不用着急,没催你还钱,你着啥急,还特意跑这么一趟。”李氏责怪着说。
屋里李氏的大儿媳妇陈雪莲正在躲在门口偷听,陈氏生怕这个嫁出去的大姑子再回娘家来借钱。上次借钱她就已经很不满了,但是看爹娘的神情,她硬生生的憋下心里头的想法。
娘一点都不考虑这个家,也不想着家里也不富贵啊,现在一家供着四弟读书,读书的花销大得很,要不是有三弟在镇上当伙计,单单靠种田的收入供一个读书人就很困难了,哪里有额外的钱借给外人。
“我也不是特意跑这一趟,我这不是想跟村里的李婶子买些豆腐渣吗”李夏夏赶紧解释。
“你买那玩意干嘛,又不能吃”李氏疑惑地问。
“我就是听说这个豆腐渣喂猪,猪长得可好了,这不就是想试看看吗。娘你可别跟别人说啊”李夏夏想着要是能帮娘家人一把就顺手给帮了,她娘可是养了好几头猪啊!
“你听谁说的,别乱折腾,本来家里就不好过,你再折腾一下,你一家真的去喝西北风了”李氏一脸不赞同。这个闺女又要折腾啥,人勤劳一点总不至于饿死,至于折腾这些有的没的。
看亲娘那副反应,说再多也是无用。话不投机半句多,李夏夏赶紧回道“娘,我心里有数,你就放一百个心吧,我还忙着呢,先走了”转头就跑。
屋里的陈氏听见小姑子的这个话,也是不以为然,要是豆腐渣能让猪肉长膘,早就传遍了,哪能只有小姑子知道。
李夏夏循着记忆中的路线,找到了做豆腐的李婶子家,喊道“李婶子在家吗?”
“小夏啊,怎么回来了。”包着头巾,精神气十分饱满的李婶子听见声音就出来了。
“这不是想跟婶子买一些豆腐渣吗”。李夏夏笑意连连地说着
“买那玩意干嘛”。李婶子疑惑道。现在没荒没灾,今年还是她第一次迎来了买豆腐渣客人。难不成李夏夏家已经穷成这样了,需要吃豆腐渣填饱肚子。又看李夏夏的神色,仿佛也不像是拿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