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这道菜完成后,她又把冬瓜切片煮汤,汤里放些虾干鱼干提鲜,味道好得很。
家里腌了很多酸菜,现在正入味好吃的很多。拿出来葱爆香 ,再加入酸菜大火爆炒可好吃了。
又拿出一些面粉和切碎的菜混合在一起,放油,做成菜饼。
把人喊回来,就开饭了。
一道炒鸡蛋,一道炒酸菜,红烧肉,海鲜冬瓜汤丰盛得很。
李夏夏吃完饭,在院子里休息,跟王老头商量,“爹,你说要不要先把两个姑子的人钱给还了,咱家现在买的粮食也够吃很久了。她们有了钱,也好给家里多添置一点粮食。”
得了王老头的同意,李夏夏就回杂物房,取了一些干货,包了两小包的礼物,打算明天让大娃拿着银子去他姑家把钱给还了。
大娃一大早就得了他娘的吩咐,先去了他大姑家还银子,没有想到王春儿不肯收下银子,还把大娃教训了一顿,大娃只好收回银子了。他把李夏夏准备的干货交给了大姑姑,就赶着去小姑子家。
大娃敲开了刘家的大门,王婆子打开门一看是大娃,脸就直接拉了下来。
大娃一点都不喜欢来小姑家,刘婆子对他们几个兄弟都很凶,从来不会给一个笑脸。
王盼儿看见大娃来,把他拉到一旁讲话,“你怎么来了,家里还好吗?”
大娃掏出银子交到了王盼儿手上,“我娘让我来还小姑钱,还有这包东西是给小姑你的谢礼。”
王盼儿连忙推过去,“你娘这是干什么,我不缺钱,你家先用着,这么着急还钱,你娘莫不是看不起我家。觉得我一个出嫁女,这钱借得心不甘情不愿的,心里一直催着你们还钱。”
大娃一听急了,“小姑,我娘没有这个意思。”
几番话语下来,大娃只好把钱收了起来,跟王盼儿告别。
两人的谈话,让躲在一旁偷听的刘婆子听见了。刘婆子一直忍着直接把银子抢了的冲动,她要是现在出去把银子拿了,说不定她这个儿媳妇过几天又拿私房钱去贴补娘家。
等看见王盼儿回厨房干活,刘婆子直接快步追出去。
大娃听到后面的快速地脚步声,回头一看是刘婆子。
“刘奶奶,有啥事吗?”
“大娃,你这孩子也太不懂事了,你小姑不是不想收钱,只是不好意思收,你这孩子还真的就这样走了,太不懂礼了。”刘婆子追上就劈头盖脸的指责大娃。
大娃被说得一头雾水。
刘婆子吞了一下口水,“你小姑子的钱是从我这里拿的,她之前一直不好意思回家跟你们讨这笔钱,现在你既然把钱拿来了,就给我吧。你直接给你小姑,你小姑不好意思收。”
看见大娃犹豫不定的神色,刘婆子继续说:“难道你娘叫你来还钱,就是走个过场,其实是不乐意还的。还有你小姑没有分家,哪来的钱,肯定是跟我要的…”
刘婆子说了一大堆,成功把大娃给绕晕了,稀里糊涂地就把钱给了。
刘婆子离去前,还跟大娃说:“我回去就告诉你小姑,你把钱给我了,省得她记挂着,又不好意思要,你小姑就是脸皮太薄了…”
大娃回去,就把大姑没收下银子和小姑家收下了告诉给李夏夏,李夏夏也没有想太多,只是想着以后大旱来了,就用粮食顶替银子还给大姑子。她完全没有想到刘婆子做事能极品成这样,导致后来引发了后续一些不好的事情。
第十九章定亲
翠翠今早起床发现家里来了媒婆,躲在屋外偷听。
王媒婆满脸笑意地说“你家翠翠是个好姑娘,人长得漂亮,又勤劳能干,一家有女百家求。我今天来是替林家村的林志勇来提亲的,这个小伙子今年16岁,家中排行老三 ,家里有三十多亩地,长得也算周正,关键是踏实肯干,这个亲结了准错不了。”
王氏给媒婆上了一杯糖水,又拿了一碟花生,听她慢慢细说。
王氏接下了王媒婆的话茬,一脸不舍道“ 我自然是相信您的眼光 ,但是总感觉翠翠年纪还小,这转眼就到了定亲的时候,我这心里不舍啊!你等我考虑看看。”
王媒婆也不介意王氏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说亲哪有一次就成功的。笑着一张脸,把盘子的花生吃完了,才慢悠悠地离开。
翠翠听完两个人的对话,顿时觉得天都要塌了,慌张转身跑开。
她不想嫁给别人,她喜欢大娃。此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找大娃,想问看看他愿不愿意来提亲,她不介意他家里穷。
翠翠知道大娃每天早上都会去山里砍柴,不好意思去大娃家里等他,就在他必经下山的路上等着。
几个小时过去,翠翠觉得这个天好热,口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