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夏把锅烧热,倒入少许油,放入姜爆香,然后下鱼煎两面微黄,盛出。倒入一盆水到锅里烧开,再下刚刚煎好的鱼。用开水煮出来的鱼汤是奶白的,看起来就食欲大开。
尽管今晚的菜色很丰富,有鱼汤,清炒小油菜,水煮虾,还有一盘拍黄瓜,但是王老头明显心不在焉,脸皱成一团。
四娃喝着鱼汤,眯起眼睛,乖巧地问“阿爷,你怎么了,这么好吃的饭,你怎么还一脸不高兴啊。”
“这天都不下雨,阿爷担心啊,担心庄稼收不上粮,饿肚子啊。”王老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奈道。
大娃他大伯最近也没有活计接,自然谈不上找大娃帮忙,家里也就少了一份收入。
之前在镇上卖柴,镇上的人大多有自己固定的樵夫,比较少跟外人买 。
但是这次雨水缺乏,村民大多数紧着自家的地,就单单这挑水的活计,一天下来能把人脱一层皮,他们就更没有精力去砍柴卖。
这就便宜了大娃他们,加上自家的柴火质量好稳定,这一个月下来也有了十几个固定的客户,隔三差五地往镇上送一趟,收入个一百多文钱。
经过大娃和二娃的不懈努力,现在不仅仅是屋里,还有院子里都堆满了了柴火。
王老头心里头庆幸当初还好听了大娃他娘的话,没有去租地,不然这租子就能把人逼死。加上自家只有五亩地,现在才有充足的人手去砍柴,卖柴。
李夏夏一家子说话做事一向不避开小孩,不管他们听懂不,也会解释给他们听,让他们参与到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不管能不能提出好的建议。
四娃一听,心痛地放下手里的碗,一脸坚定地说“那我以后少吃点,咱们以后就不会饿肚子了。”
其他人都比四娃大了很多,自然不会说这种天真的话语,但是每个人也都有这种想法,自己往后要少吃一点,能省一点是一点。
李夏夏看着好好的气氛变得沉重起来,弹了一下四娃的头,无奈道“不用你省,你人这就这么点能吃多少。家里有粮,你们不用担心尽管吃。你们忘记咱家之前上山挖野菜吗,我可是囤的几百斤野菜干,饿不着。”
她决定等会找王老头谈谈,这老人年纪大了,容易多想,现在就这样了,等大旱来了,那不得愁出病来。
她又接着叮嘱道“你们要是害怕得慌,就趁着这段时间多捞点鱼虾,晒干等以后吃。不过不许让四娃下水,其他的你们自己小心一点,水太深就别下去。”
四娃一脸委屈,凭什么不让他下水,他在岸上看几个哥哥在水里玩水抓鱼,可羡慕了。
晚饭过后,李夏夏瞧见孩子都回屋了,就把王老头叫来院子里,一脸神神秘秘的。
她决定撒一个善意的谎言,笑容满满地说“他爷,我昨儿去了山里,发现了好几棵跟药材铺子里面药材很像的植物,我就把它们拔了,想着明天去镇上问问。哪曾想大夫跟我说这药材很值钱,让我把这三两银子卖给他们,我就给卖了。今天早上本来想说,这一忙不就给忘了吗。”
这捡到药柴是假,但是卖药材是真的,空间里面的药材有的已经长大了,快可以收了,到时候就有一大笔收入了。
王老头听完,由惊讶转为喜悦,连声说“老天爷保佑啊…”
李夏夏心想这可不关老天爷啥事,全靠你儿媳妇神通广大。
她继续安慰老爷子“爹你放宽心,就算今年收成不好,咱们家也能活下去,你往后肯定能活九十九。”
王老头听到儿媳妇的话,一张脸由阴天转晴天,露出了笑脸。
三两银子不少了,足够一家子一年的家用了。
这下他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第十七章买粮
经历了多少个盼星星盼月亮的夜晚,李夏夏终于等到了空间的药材成熟了。
她立马磨刀霍霍向药材,把成熟的全部采摘下来,一个也不放过。雁过拔毛也不过如此。
忙活了许久,终于收获了蒲公英三十斤,其他的因为种得少,自然也收获得少,大约有个十斤吧。
大旱要来了,李夏夏心里特别着急,打算这几天就去镇上把药材卖掉 ,然后买一批粮食回来囤着 。
今天李夏夏独自一个人去镇上特意避开了之前买药材种子的药铺。
她空间里面的药材提前拿了出来,再来到打听好的药铺。
她高声问“伙计,收药材不。”说完示意他看见箩筐里面的东西。
这段时间药材缺得很,看见有人上门卖 那伙计自然是十分热情。
“收,你先进来 ,我去请我家掌柜的过来。”他热情地邀请李夏夏在里面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