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个时代的生产水平,养活一个成年人需要五亩地,要是全是水田的话,产量比较高,可能只需三亩地。现在这个家也只剩五亩地,最多养活一个成年人加一个小孩。其他人的口粮要怎么解决这还是一个大问题。
李夏夏又安慰自己,这个家至少屋子是新建,该有的家当都是有的,就是地少了一些,银子空了一些,这不人口挺旺的,这么多人呢,人气足。
“娘吃饭了”屋外传来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女孩声音。
李夏夏打开门一看,就看见一个看起来也就是十岁模样的小女孩,穿着有补丁的衣服,枯燥的头发,蜡黄的脸色,典型的发育不良。嗯,很符合这个家的特点。
王珍花偷偷地瞧了一眼她的娘,自从爹去世之后,这几天娘就一直沉默寡言。
十二岁的她已经知道一个家失去爹意味着什么,她什么也做不了,晚上偷偷得躲在被窝里面哭泣。
早上醒来,再努力地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尤其这几天她娘的状态更让她害怕,她怕她娘像村里的姜婶子一样在丈夫去世之后,扛不住家里沉重的负担,也跳河自杀。所以这几天,她努力打扫卫生,喂鸡,挖野菜,尽量减轻她娘的负担。
“嗯,走吧”李夏夏点了点头,就往堂屋走去。王珍花赶紧跟上,堂屋里摆着一个大大的桌子,桌上就摆着一大盆玉米糊,加上一碟咸菜和一碟水煮野菜。
这饭菜是王珍花带着三娃做的,李夏夏一点食欲都没有,她也不是没有吃过苦,她读书的时候,也勤工俭学,也试过每天三餐就着馒头配开水,或者泡方便面。
但是当时的她至少吃的是白面馒头,不是这种几乎没有油水,还拉嗓子的食物。
她要是能回去一定好好感谢郭嘉,感恩的心,感谢有您,让我一生有本事吃好的喝好的。
饭桌的五个人看到李夏夏走了过来,齐刷刷地把眼睛看向了她。李夏夏承受不住这种注目礼,赶紧坐下,招呼大家开始吃饭。
“富贵媳妇,我知道富贵的离开,对你打击很大,但是家里还有好几个孩子,不管怎么样生活还是得继续。”王招财哽咽说着。
这个老人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富贵是他媳妇好不容易生下来的。是他小儿子。自从老婆子去了,他就把家给分了,自己跟小儿子过。
现在富贵的离去,对他可谓是晴天霹雳,但是他不能倒啊,家里还有四个孙子呢,还需要他帮忙抚养,单单靠富贵他媳妇,这日子就过不下去。
李夏夏看这几天一天比一天沧桑的老人,一脸悲痛,却不得不打起精神来,继续为生机发愁,让她禁不住想起了小说活着里面的主人公富贵,内心有点心酸。
李夏夏听见老人掏心掏肺的话,她也不知道说啥,只能沉默以对。
王老头按下心中的悲伤,接着道“我大概算了一下家里的银钱,估计也剩不下几两。你大姑子和二姑子欠的钱咱们先晚点还。至于亲家公那边欠的一两银子你回去问看看是不是也可以晚一点。咱们家还有五亩地,单单靠地里的产出根本养不活我们这一大家子,我就想咱们要不也去向赵地主租十几亩地回来种着,多少能补贴一点。大娃今年十五岁了,也算一个劳动力,二娃也能帮忙干一些活了,应该可以忙得过来。”
王大娃一听也赶紧说:“爷,娘,我现在力气不小,也可以去城里打一些短工,贴补一下家用”
还没有等大人回话,王四娃就先哭起来,六岁的孩子哭得稀里哗啦,断断续续地喊“不去打工,别去,别去”。
王二娃瞪了一眼四娃,气冲冲地说:“你哭啥,不去打工你吃啥,喝西北风啊!”
“二哥,去了就回不来了,你别让大哥去好不好”四娃话音刚落,一家人除了李夏夏都红了眼圈,掉起来眼泪。
在四娃心里,爹就是去打工,然后就回不来了。一听大哥要去打工,顿时给吓得嚎嚎大哭。
李夏夏心里深深地叹了口气,造孽啊,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当家人去了,娘亲也不是原装的了。她抬了抬手摸了四娃的头“你大哥不去打工,你放心”,接着用眼神示意了一下大娃,大娃也赶紧保证不去打工。
四娃这才放心,渐渐止住了哭声。三娃朝四娃扮了一个鬼脸,逗得四娃发笑,看见四娃笑了,又说他是小哭包,差点又惹得四娃掉金豆豆。
李夏夏回想这边的租地,一般是按正常一亩地产量,给三成的租子,无论收成好坏。
今年有大旱,要是租了地肯定雪上加霜,给这个贫穷的一家致命一击。如果她不知道未来有大旱,王老头提出的这个建议也是可取的。她肯定不能直接拒绝,因为她不能说她知道未来有大旱啊,看来怎么阻止还得合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