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来的两个儿子都是机灵的模样,看自己娘亲开口 ,也热情地喊道“爷 今晚上我家去吃呗,我都好久没有见过你了。”
面对孙子,王老头还是打从心眼地是疼爱了,也不好板着一张脸,稍微笑了一下说“家里做了,就不去了。”
王喜来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口,都是他的妻儿在说话。
王老头看着王喜来一脸无所谓就气打一处来,背过身子不愿在看他一眼。
王喜来也不在意,反正他没有错,老头子爱生气就让他继续生气吧,反正气坏的又不是他的身子。
长辈的在冷战,小辈的们战战兢兢,也不敢说啥。
王老头也不愿意在路上让人围观看笑话,对王喜来冷哼了一声,就走了。
看着离去的王老头,李夏夏也连忙带着几个孩子对陈阿华道别,也紧接着离开了。
大娃他们跟王喜来的两个儿子之前玩得也不错,但是自从发生那件事之后,就不再一块玩了,碰见也尴尬,只能当作没有看见。
大娃他们这个年纪对很多事情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模式,对他大伯的行为,他们觉得心寒,但是不至于有怨恨。
王喜来的两个儿子老大王志刚和老二王志强对自家爹的行为是不赞同的,但是也不好说啥。所以对着大娃他们几个内心是有愧疚感的,这一愧疚就想逃避,也不愿继续跟他们碰面。
劳累了一天,一家人吃完饭,就各种洗漱,回房睡觉了。
操劳的一天又开始了,今天就只有李夏夏和王老头趁着天没有亮,赶紧赶到地里,挑水,浇番薯藤。等把三亩地浇完,把番薯坑填满土,这今早的活计算是完成了。
早晨的土地是凉的,水也是凉的,等到太阳出来,把地晒热了,这个时候就不能浇水了,不然会把苗烧死。
回到家中,估摸也就九点多,家里的孩子也都起来了。二娃现在是一天不落地每天早上去山里砍柴,砍的柴要是多了,拿不回来,二娃就要找个地方藏起来,回来叫他爷或者他娘上山挑回来。王老头对二娃现在勤奋的模样可是赞不绝口。
喂鸡,喂猪,浇菜,打扫卫生,这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十二岁的王珍花现在可以独立负责喂鸡,打扫卫生等活计。
下午,李夏夏发现自家的两只母鸡开始抱窝了,她悄咪咪的靠近母鸡,迅速的把母鸡抓住,母鸡扇动翅膀 努力挣扎,可惜敌不过残忍的主人,只能丧失做母亲的身份。
将母鸡放进木桶里面,倒进水,大约把母鸡半个身子浸透,用盖子盖住,上面再放一个大石头,防止母鸡偷跑。大约过个两三天,母鸡就能清醒过来,不再一心想着孵蛋。再喂点好的食物,过不了多久肯定还能再继续下蛋。
新养的那四只小鸡现在已经长大半个巴掌大了,可以喂点蚯蚓,菜叶子,不需要再用谷子米糠喂养。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可以安全的长大,不会再出现折损。
三头小猪养了二十天,已经从十多斤重变成了现在二十多斤了,吃得也越来越多了,每天豆腐渣,猪草,菜叶子吃得可欢了。当然排泄物也跟着多了起来,之前三四天打扫一次,现在得两天一次。每次打扫的时候李夏夏都恨不得鼻子失灵,用碎石头砌起来的地板,坑坑洼洼的,特别不好清理。
菜园子的小油菜和芥菜已经长大,可以摘一部分出来炒,这个时候的绿色蔬菜又细又嫩,特别爽口。南瓜苗现在已经慢慢的开始伸藤,需要给这些藤蔓搭一个架子,方便这些藤蔓攀岩。至于冬瓜根本不用搭架子,让它的枝条在地里肆意的生长就行。
今天还需要把剩余的两亩地种上番薯藤,又是一家人出动。今天的效率比昨儿快,太阳还未落山,就已经完成了。
第十二章归家
回来得早,李夏夏决定把昨儿剩的那半兔肉给炒了,做个麻辣兔肉,再来一盆清炒小油菜,煮一个蛋花汤,打上两颗蛋就可以弄一大盆,配上豆饭,今晚难得的美味。人不能太久不占油腥,长期营养不够,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尤其是经常干体力活的人,损伤更大。
四娃和二娃看见今晚这丰富的饭菜,不禁口水泛滥。二娃和珍花年纪比较大,比较容易忍住心中的馋意。
等把碗筷都放到了,家里好几双手开始拿碗,盛饭,夹菜,夹肉,吃完,再喝个暖洋洋的汤。
吃撑的四娃,摸着圆滚滚的肚皮,睁着大大的眼睛,有点落寞的说“大哥啥时候回来啊,这么好吃的饭菜,大哥一口都吃不到,好可惜啊”。
三娃这一听也跟着道“是啊,娘,大哥啥时候回来啊,他都走了二十天了,我还挺想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