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夏也不得闲,还得去屋子后面的一块菜地,把前段时间种的菜除除草,浇浇水。这片菜园子她种的大多是耐储存的菜,比如冬瓜,南瓜,地瓜等,当然也有一些小油菜这类生长周期短的蔬菜。
蒜已经冒出了牙尖,很多种子也渐渐地长出了嫩芽。生机最旺盛的就是那几块小油菜和芥菜,密密集集的。
这个也不知道是什么朝代,食物的品种很多,番薯,土豆,玉米等这些主食已经大面积推广开了。所以只要不遇上天灾人祸,大多数百姓图个温饱没有问题,慢慢地也能存下点钱改善生活。
李夏夏把比较密集的菜苗,连根带土挖出来,然后移植到空地上,用手固定好,然后慢慢地浇上水。看见有杂草生长出来,顺手就给拔了,这个菜园子面积不小,大约有三十多平方米左右。一家人吃是完全够的。
“娘,回来吃饭了”王珍花的声音传来,李夏夏也差不多忙完了,弯了很久腰慢慢地起来,挺直。她感觉自己的尾骨要断了,人也有点犯头晕。她赶紧找了个支撑物,静静地站一会儿,等缓过劲来,再活动。
一家人吃完饭,二娃动现在精神气十足,率先开口“娘,这几天我早上和傍晚就去山上砍柴,等隔几天积累到一定的数目,我在跟阿爷一起去集市卖掉。那咱们家又有了收入,就不用每天吃野菜了。”
李夏夏揉了揉发酸的腰,强忍着睡意说“行,你自己看着来,你阿爷明天估计就要给地里插番薯苗,估计这几天也没空帮你,你跟三娃去就好了。”
王老头笑着说“地里我忙得过来,等我忙完,挑回来的柴我劈就行,不碍事。”
李夏夏生怕老头子不顾自己的身体乱来,赶紧劝道“他爷,你这个年纪可比不上年轻人,你平常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有什么不舒服赶紧歇着。”
王老头听着儿媳妇关心的话,心里暖呼呼的。
三娃和四娃听大人都说完了事情,缠着李夏夏问 ,集市是怎么样的,热闹不。
李夏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感到特别疲惫,也没有精力去应付小孩,就让他们问他们二哥去,自己回屋睡觉。
三娃四娃他们也不在意缠着二娃问镇上有啥好吃的或者好玩的。
二娃回忆了一下,一脸向往,缓缓道“镇上有卖冰糖葫芦,烧饼,包子,……不仅仅只有这些。等你们大一点我就带你们上去,我买给你们吃。”
二娃对于镇上的生活特别向往,他这几日上镇上,对他的影响很大,他隐隐约约感觉在村里辛辛苦苦种地赚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做生意。在他心里砍柴也比种地强啊,要是有了稳定的客人,收入至少是稳定的,不像田地是靠老天爷吃饭,来钱慢,还不稳定。
三娃四娃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又听见二哥说以后要带他们去镇上玩,就更激动了,也不问他们什么时候算长大,二娃的承诺能不能实现,就美滋滋地出门玩耍去了。
日头正盛,大中午的整个村里几乎都呆在家里休息。
村里跟王珍花关系比较要好的春华想着好久没有见过小伙伴了,趁这时有空,就急匆匆地来到李夏夏家里。
看见小伙伴的到来,王珍花可开心了,家里的白事还没有过一个月,她现在都不敢去小伙伴家里。兴高采烈地把她拉到自己的房间,说起了私房话。
她一脸开心地问“你怎么来了,不用在家照顾弟弟吗?”
春华机灵地说“早上我特意带着他玩了一早上,把他的精力消磨掉,这不大中午就睡得可沉了,睡够一个时辰才有可能醒过来。”
春华一点都不喜欢家里的那个弟弟,他老是喜欢打她,还学家里人的话,骂她是赔钱货,只吃饭不干活。
她不懂为啥家里奶奶爹娘老嫌她是赔钱货,她明明每天都有帮家里打扫卫生,喂鸡,照顾弟弟,饭每天也是吃得很少。
春华她奶生了三个儿子,只得了这么一个孙子,可不得往死里宠吗?
她爹是家里的老大,生了好几个女儿才生下这么一个儿子,对这个宝贵儿子几乎是有求必应。
她的两个叔叔就没有他爹的好运气,生下来的也都是女孩,一个男的都没有。
在家里孙女都是棵草,只有孙子才是最金贵的。全家都围着这个金孙独苗转,村里谁家五岁的孩子还需要整天带着,吃饭喂着,睡觉哄着。
她看了一眼王珍花,心里想:珍花虽然爹没了,但是娘和哥哥都疼他,而且她还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不像自己好几个姐妹住一间。要是可以,她真的恨不得跟珍花交换身份。
王珍花一点也没有察觉到小伙伴对她的羡慕,而是一脸兴奋地跟春华分享她的喜悦,开心地说“春华你知道吗,前段时间我娘一直沉默着不说话,我可担心了,生怕她跟姜婶子一样,但是现在的她好了,不再继续不开心。而且还变得更加能干了,对我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虽然我很想爹,但是现在的生活也挺好的,我还是很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