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这猪咱们养吧!小猪崽不费事,耽误不了咱家的活计。等以后猪大了,我们就专门伺候猪,地里的活就让得宝和他爹去干,猪草让得喜帮忙打。这样一下来,多养几头,也忙得开。”
陈雪莲心里头盘算着,四弟考中了秀才,得宝也能娶一个门户好一点的媳妇,但是条件好的,相对聘礼就比较高。
目前按她猜测家里所剩的银子可不多了,四弟考中秀才那一次花了一大笔银子,这次去府城读书,又带走了一笔银子。能剩下给得宝娶媳妇的钱可不多了,如果不拼一把的话,有相匹配的门户,拿不出聘礼也白搭。
李多吉被女儿和儿媳妇一人一句说得,心动了。
“娘,你要是想养,就早点跟人定下猪崽,别到时候价格变贵,还买不上。”
李夏夏看她们心中早有答案,又叮嘱了几句。
娘家顾完,还有婆家的两个姑子。
王盼儿和王春儿按说好的的时间点到达,李夏夏看着两人,把事情说了一遍。
王春儿若有所思,显然是下决心要干。王盼儿脸上也露出了心动的模样,但是养猪前期投入太大了,她现在连买猪崽的钱都不一定承担得起。
王盼儿试图张开嘴说什么,但是她的底线强行压制住了。之前已经跟李夏夏借了粮了,现在实在没有脸开口借钱,要借钱也得把之前借的粮还清之后再说。
她最近听到了很多关于李夏夏的事情,她有点想不太明白,明明当初大家都差不多,为什么现在一下子差距拉这么大。她让自己不要去想,但是又忍不住去想。
王春儿以观摩一下柱子每日的工作为由,想在镇上多呆一会,让王盼儿先回去。
等盼儿走后,王春儿跟李夏夏说道:“夏夏,你能不能借我三两银子。先说好,这银子要很晚才能还,可能得猪卖了之后。”
李夏夏看她这个大姑子这个架势是想大干一场啊!上次她也是亲眼目睹了王春儿分家的场面,知道他们分的银子也不多。
“行,借多了没有,三两银子还是可以的。你比我有经验,该知道这猪一日三顿,顿顿不能少,可比人讲究。柱子在我家店里帮忙,你家就少了一个劳动力,千万别贪多,累坏身体。”
“我知道得,你就别替我操那个心了。好好经营你的店,说不定一年之后,三娃和四娃未来读书钱和娶媳妇钱都有了。”
王春儿露出了笑意,斗志满满。
第一百十三章动员
通知完亲戚,李夏夏才准备去王村长家,跟他们商量发动全村人养猪的事情。
……
一番交谈之后,王村长的儿子们以及王村长都对李夏夏刮目相看。一个妇人竟然能带着全家在镇上站稳脚跟,而且还能有余力帮到村里人。
有本事的人不少,但是做人厚道,不忘本,不忘根的人太少了。
李夏夏没有想到一个无心之举,竟然替她挣了一个好名声,从而两个读书的儿子都能从中收益。
李夏夏交代完之后,就抓紧时间离开了。她手里的杂事太多了,时间根本不够用。
王村长现在已经把很多事情都交给大儿子王文处理,村里人也默认了王文就是下一任村长。只等王文再办成一个大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接替村长的位置。
王村长和王文当日就把村民号召在一起,宣布养猪的消息,他们还特意交代了这个是李夏夏好不容易找来的机会,欠了一个好大的人情,别人才愿意以高出市面一文钱的价格收购猪肉。
村长他们这么一说,村民自然是相信。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机会落在他们村,他们可听说了李夏夏一家在镇上开店开得可红火了,每一天用掉的猪肉都超过全村人每日买的量。这样一来,肯定跟卖猪肉的有交情。
村民们似乎都忘记了,得知李夏夏一家在镇上发财了,眼红的人,说酸话的人可不少。现在似乎都消失了,大家不约而同忘记了当初的话,瞬间夸起了李夏夏。
“你们回去商量看看,看谁家要养猪,养几头,来我家登记。到时候咱们统一去买猪崽,这个价格还能更实惠。最晚后天,过了后天,你们就只能自己去买了。当然也可以不参与统一购买,大家自己去买也是可以的,这个不强求。……”
有人觉得有利可图,有人觉得不靠谱,又有人觉得风险太大,总之人一多,想法就不尽相同。
王文把事情跟大家交代清楚,就让他们离开了。
回去的路上,陈阿华对王喜来说道:“我觉得弟妹的主意很不错,这养猪买卖可以做,当家的,你觉得呢!”
老实说王喜来知道他爹一家在镇上发财了,心里头难免有点难受,但是完全没有升起上前去吸血的想法。按他的想法,就是分了家,那就各自护着自己的家,别有利益牵扯。你不跟我借钱,我也不跟你借钱。当然要是白送给他钱,他自然是乐意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