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意在屋内听到这句话,给儿子穿衣服的手顿了一下。
“我就说咱们这个弟弟文曲星下凡,肯定能考中。这不真的考中秀才了吗?”李庆庆激动地跳了起来。
“爹娘让你回村,商量祭祖的事情。”李冬冬赶紧把最重要的事情交代一下。
“是该回家,哥你等我一下,我收拾一下,等会跟你一起回去。”李庆庆飞奔回屋内。
“小意,赶紧收拾行李,咱们今天回我爹那,我弟考中秀才了。”他高兴地和妻子分享这个喜事。
“嗯,你帮忙把咱们屋子的东西收拾一下,我去雪儿的房间收拾。”黄小意这次没有推脱劝阻,很是麻利地收拾东西。
李冬冬呆着无聊,就四处张望了一下,观察他弟弟住的这个房子。
黄小意看他探头探脑的样子,脸上闪过不屑。
这一次回老宅也就是住几天而已,李庆庆一家也不打算带太多东西,只需要把贵重的东西藏好,把银子带上就行。
“弟,你不需要跟你东家说一声,你要回村子吗?”
“不用,酒楼已经关门了一段时间,我都在家休息了好久,也不知道东家啥时候打算重新开门做生意。你倒是提醒了我,我得去跟我岳父交代一声,让他时不时来这里看一下。”
李庆庆放下东西,拔腿就跑,“小意,你给我哥倒个水,我去去就回。”
黄小意磨磨蹭蹭地给李冬冬倒了一杯水,随后就带着两个孩子回房。
李庆庆本来还想跟这个弟媳说几句话,了解一下他弟弟在这里生活得如何。
看她迫不及待回房的样子,尴尬住了。只好闷头喝水,不说话。
还好李庆庆回来得快,缓解了尴尬的气氛。
“东西我来拿吧!你抱侄子侄女。”李冬冬弯下腰,就把那些东西背起来。
李庆庆也不跟他哥客气,直接把行李交给他,他抱着闺女,黄小意抱着小儿子,一起赶回家。
李达年这时已经跟族长商量了好一会,在宗祠下卜了一卦,初八是个好日子。
初八,也就是四日之后。刚好这时间也不赶,方便准备物品,两个人干脆决定就在初八这天祭祖。
族长一张老脸笑开了花,“你家小儿子,从他小时候我就看出来他以后是个办大事的。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不寒窗苦读几年,终于出人头地,现在考中了秀才。”
“都是老祖宗在保佑。”李达年在族长面前还是谦逊几分。
“嗯嗯,老祖宗在天有灵,保佑着我们呢!你让云阳放心的读,我们几个老人商量了一下,云阳要是真的能再进一步,你不用担心银子,我们给他解决,只要他以后多提携李氏族人就好。”
“应当的,不管有没有得到族人的帮助,提携族人是他的本分。”李达年赶紧表明态度。
跟族长又商量了一些祭祖的细节,李达年就赶回家,让家里人准备东西。
祭祖的流程特别繁琐,物品的种类,纸钱的数量,各有各的讲究。
所有的准备物品的活,李云阳都不需要负责。他只需要负责在长辈到来的时候,露面笑脸相迎。然后安静听他们的教诲,时不时的答复几句,当一个吉祥物就可以了。
李夏夏也得到了消息,娘家初八祭祖。她一个出嫁女祭祖根本没有资格进宗祠,所以只需要在开席前赶到就可以。
但是想起她娘对她也算是不错,怕她娘那边忙不过来,所以她早早地起来准备出发去帮忙。
李夏夏昨夜跟王老头商量了一下,给多少礼钱合适。
王老头的意思是按平常亲戚婚嫁的走礼的基础上多添一倍,考中秀才是多么大的一件喜事啊!这礼钱可不能跟平常一样。
以后要是有啥麻烦,有门亲戚是秀才也好办事。这门亲,得常走动一些,不可生分了。
王老头还让李夏夏多拿一些腊肉过去,给亲家多添一道肉菜。
李夏夏懂王老头的心态,秀才对于农户而言,不至于高攀不上,但是也不是轻易能结交的。
她拿出红色的纸张,裁剪好。把铜板用红纸包扎起来,等一下直接给她娘就行。
李夏夏到的时候,李家早就忙得不可开交。
男人们在宗祠那边准备祭祖的纸钱香烛,女人都在屋里忙着擦桌子,洗肉,拔毛,烧水,炒菜等各种活计。
李夏夏一来就被她娘叫去,帮忙烧水。
“咱们动作快一点,等一下把鸡鸭端过去,别耽误了吉时。”李多吉吆喝道。
在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李多吉带着一群女人端着各种吃食进了宗祠,正式开始祭祖。
李夏夏则留在李家,帮忙处理后续的活。
终于一个时辰之后,端出去的食物,又端了回来。出去时还是热乎的,回来的时候已经冷得发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