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报刊记者也会追逐报道这些被点名的事件参与者,巴黎怎么可能不热闹。
西格想象了那幅场景,也很厚道地一起笑了。
“看来这半个月让你们都收获颇丰,赢得了巴黎大众的高度关注。”
布兰度不想回忆与记者们的斗智斗勇,这就切换话题。
“我带了一些巴黎特产回来,刚好感谢各位同学对我回归的欢迎。不是什么新奇物品,就是巴黎蘑菇,这两天给大家加个菜。”
正宗的1831年巴黎地下采石场培育蘑菇。
等再过一百年,想吃也没了,这种原汁原味是有年代时效性的。
“另外,我还带来了星际征文赛活动。需要请你帮忙宣传一下,争取让我们学院与圣约翰学院今天晚餐前都知道这件事。”
布兰度取出了拟定的征文参赛计划。
4月17日开始投稿,4月27日截止。4月30日公布入围名单,5月1日就要呈送出版社了。同时注明参赛入选者的奖励。
整个征文流程非常紧凑。
留给同学们找资料的时间很少,这真是功夫在平时,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
西格:“还是你会玩,也时时刻刻想着带同学们一起玩。”
他迅速浏览了征文计划书,问:“谁做评委呢?我想剑桥大学出版社的那群人恐怕不行。”
剑桥大学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是非常学术型的两大出版社。
所刊印的图书罕有娱乐向的小说,不适合负责评选星际征文。
布兰度率先指了指自己,“我有最终解释权。”
这是必须的。自己攒的局,必须自己说了算。
又说:“去年万圣节恐怖故事会结束后,传出了一些经典评论。我想把那些评论者请来,组一个临时征文评委会。”
西格脑子转得快,“这次是蹭火星骗局的热度,必须小半个月内完成全套征文流程。
有此经验之后,每年还能办相似形式不同主题的征文赛,比赛题目就选择大众关心或热议的话题。”
布兰度点头,她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以后找哪家出版社合作可以再议。先把这一次的名气打出去,往后找也便于找赞助商。
总之一句话,她在去年圣诞假期间的科幻小说不能白看。
那段时间,把欧洲近两百年的外星相关幻想故事都看完了。不夸张地说,看到后来真有点撑到想吐。
要充分吸收书籍的养分,不只推动自己去计算海王星轨迹,也让自己以阅尽群书的目光去挑选适合入围的星际征文。
这等盛赛必须给院长老雷尼上报一番。
布兰度顺手先把一本破书交给了西格。
“火星骗局的额外收获,请抽空找谢里丹学长一起看看。”
西格一看封皮,着实有点惊讶。
踏破铁鞋无觅处,《针线活》居然就这样出现在眼前。
“确定吗?它是我们一直在找的那本书?”
西格一边问一边翻开残书。
看着扉页的介绍,更愕然于《针线活》居然是一套丛书,一共有五本。
剑桥年市上出现的,应该就是以密码编写的寻书方法,是《1》。
手里这一册是《2》。
谢里丹学长在三年前在杰克图书馆见到过,但又离奇消失的是第五本《补录》。
“这样看来,让·杜邦、欧文、哈罗德的运气最差,三人在法国得到的《1》是加密版本。说的是其他四册藏在了哪里,没有其他实质性的内容。”
西格叹息的三人因为《1》而死,那三位以为针线活里藏有真金白银的宝藏线索。
推论出错,这种事在谁身上都会发现。
此刻,西格看到《2》出版在1727年,明白他与布兰度最初将此书与英格兰银行联系在一起是错误的。
因为英格兰银行直到1797年才被叫做“针线街的老妇人”,是源于一幅讽刺漫画。
从《2》的残页所述内容,书中有“宝藏”不假,却是知识理论层面的。
绝不能说它一文不值。比如提到一种神秘金属,就是布兰度本次提炼的“新金属Ma”。
《2》的读者如果能够利用好书籍知识,搞一搞科学发现,也能赚一波名气再赚一波钱。
这不就等同于挖到了宝藏。
西格很快看完了残卷,从书页纸张上来看,是一百年前会用的「S」家印刷纸,这种纸如今已经停产了。
“晚饭前,我给谢里丹瞧瞧。让他辨识一下是否与他大一时期在图书馆见到的书籍外表相似。”
这会,又提出一个疑点。
“扉页上,编写者说这套系列丛书是根据魔导师杰克的回忆录写成。
都叫杰克,那位魔导师会不会与我们学院的创始人杰克伯爵有关?因此《补录》才会一度出现在我们的图书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