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好,走!”
******
两人走到了一座高桥上,就停了下来。
晚风徐徐,十分凉爽。
站在这里远眺,能一览整个湖景。
漂亮得犹如人间仙境。
古鄣县没有京都繁华,
但是有山有水,有烟火气,也是一个宜居之地。
沈冬侨忽然生出了留在这里的念头。
“向阳,我们在这里重新建一个家吧……”沈冬侨缓缓说道,“等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我想建一个房子,一个只属于我们的家。”
“好啊,都听你的。”
周向阳靠在桥边,温柔地回道。
对于周向阳来说,有沈冬侨的地方,就有他的家。
……
“卖花灯喽,花灯两文钱,代写祈福,童叟无欺!”
桥下传来了男子的叫卖声。
沈冬侨垂头看去,就看到买莲花灯的人。
“要不要也放一个玩?”
沈冬侨摇了摇头,冲他比了一个二。
“周爷别小气,放两个,你一个,我一个……”
“行!”
周向阳咬牙道,沈冬侨哈哈两声,夸奖道:“周爷威武!”
两人走到桥下的摊位前。
摊主是个一脸书卷气的青年,看打扮也像是个读书人。
“两位公子,放花灯吗?需不需要代写?”
沈冬侨笑着说了句不用,只是要了纸笔。
他想了想,写了一行小字。
“愿周向阳,平安顺遂。”
周向阳勉强认识自己的名字,指着后头四个字小声问什么意思。
“愿望说出来就不灵了。”
沈冬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周向阳哼了一声,接过沈冬侨的笔,也用手遮住,开始涂涂画画。
沈冬侨知道他不会写字,可是看他的表情严肃又认真,就好奇他到底在写什么。
周向阳用身体挡着。
“不能看,看了就不灵光了。”
这还小气上了。
沈冬侨心里嘀咕了一下。
走到边上挑了一盏荷花灯。
调好灯,墨也干了。
他们把小纸条折成细长的形状,塞进莲花灯的花瓣之中,点燃中间的蜡烛,轻轻放进了水中。
两人并排蹲在岸边,同时把花灯推了出去。
花灯颤颤巍巍地在打了一个圈,飘了出去。
只是他们都没有急着站起来,水下的手指交缠在了一起。
周向阳捏着沈冬侨的指尖,水流从他们的掌心流过,冰凉又柔软。
他们相视一笑,在属于彼此的角落里,甜蜜的纠缠。
身后有人吟唱起了诗。
“太液澄波镜面平,无边佳景此宵生。
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逐浪惊鸥光影眩,随风贴苇往来轻。
泛舟何用烧银烛,上下花房映月荣。 ”
……
古诗之美,回味无穷,听得人有些陶醉。
两人在河边,看着不远处的花灯绕着圈往外飘。
沈冬侨忽然干咳了几声。
“怎么了?”
周向阳侧头问他。
“喉咙不舒服,我口渴,想喝刚刚路过那家冰镇梅子汤。”
“那过去喝?”周向阳笑道。
“不行了,”沈冬侨撒起了娇,装模作样地揉了揉自己的腿,“腿好酸,脚也好痛……”
“那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去买?”
沈冬侨点了点头。
等周向阳一走,他就开始伸手捞周向阳的莲花灯。
边上的摊主,热心地递过来一个带钩子的竹竿,压着声音道,
“用这个……偷偷看一眼再放回去,他不会知道的。”
不愧是摊主,
不仅装备齐全还如此善解人意。
沈冬侨在心里疯狂点赞。
他小心把周向阳那一盏莲花灯勾过来,打开纸条一看。
上头没有一个字,
却画着一幅画。
一只“猛虎”头上顶着一个蝴蝶。
蝴蝶头上还顶着一朵花。
哈哈哈……
这是什么登西?
可爱到不行……
是给他戴花么?
真是记仇的老虎。
沈冬侨忍着笑,看了好几眼,才重新叠好,准备放回去。
“去那边放,这里飘得不够远……飘得越远,越能被河神看到,越能显灵!”
摊主在边上提醒道。
沈冬侨从善如流,抱着走到了更远一些的地方去了。
“什么显灵?”另一个声音插了进来,笑着问道,“栖山兄?”
沈冬侨听到后头的声音,站在河边没敢动。
“子清,你怎么来了?”
梁栖山笑着迎了上去。
“来看看你……看来的生意不错啊。”彦文濯放下四文钱道,“我买两盏。”
“不用钱,我怎么能收你钱,拿回去!”
梁栖山推辞,彦文濯又推了回去。
“不给钱许的愿就不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