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满门抄斩?我全家造反!(362)

这两样东西丰收,也意味着林轻柔立下大功,封官加爵在所难免。

朝廷之上的大臣都是吃过番薯和土豆的人,能够带回这两种农作物,肯定是大功一件。

皇上当场就封了三品女官,大家自然也无话可说。

作为大夏的第一个女官,林轻柔自然也备受关注。

她也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如今正是风口浪尖之际,她要做的是巩固自己的地位。

既然土豆和红薯都已经颇见成效,林轻柔便再一次请命要扬帆出征。

她已经休息了大半年,是时候再一次远航了。

或许以前她是纸上谈兵,不知道丝绸之路的真正意义,可是当她真正踏入海面的时候,她明白了。

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而她愿意做那一名拨开迷雾和巨浪的人。

或许在海面上她很渺小,如同沧海一粟。

可再微小的力量也能够发出璀璨的光。

第275章 润物细无声的大动静

苏娇娇听到林轻柔要离开的消息,心中更多的是释然。

哪怕大夏没有一个人知道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可她相信女主知道。

苏娇娇忍不住在心里面想,或许因为四哥也是穿越者,所以才会让女主出海的吧?

苏弘智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妹妹心中的形象凭空的拔高了一大截。

当然了,如果他知道的话,应该是欣喜吧。

苏家老二还有苏家老三都已经娶妻,苏弘仁自然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在番薯和土豆都成功种植以后,皇上需要有人帮他把这两样农作物传播出去。

苏弘仁和徐如清两人早就已经做好了决定,当场毛遂自荐。

明眼人都知道,只要能够传播番薯和土豆是一件好差事,哪怕过程艰辛了一些,但是能够传播成功的话,那必然是大功一件。

因此这件事居然还有不少的大臣争先恐后的前往。

大夏的疆土辽阔,光光靠他们两个人是不行的。

皇上凭借他的直觉,选了几名勤劳肯干的官员。

这一去恐怕几年都别想回金城了。

除了年轻一点的官员,想要谋得他们的前程,年老的官员倒也没动。

他们年纪已老,总该年轻人奋斗一番。

苏弘仁领命就走,完全没有一点成家的意思。

徐如清自然也紧随其后,他们两人刚好在相邻的县镇,有什么事情也好相互照应。

这或许也算是皇上特意的安排吧。

他也希望第一个传来好消息的地方,会是自己的手下。

苏弘仁走了,大长公主也不去想这么多,人都已经没了,她还想着帮老大娶媳妇,这不是闲着蛋疼吗?

与其想想成天不在家的老大,还不如想想她剩下的日子要怎么过。

自然是怎么开心怎么来。

苏娇娇开始了每天上学混吃等死的日子。

又过了半年的时间,苏弘仁和徐如清不负皇上所托,两人所在的县镇番薯的产量最高达到了恐怖的四百石。

要知道当时皇上他们自己实验的时候,也才种出三百石的粮食,如今居然能够种出恐怖的四百石,看来他们两人也是下了不少的心思。

除了苏弘仁和徐如清所在的心中有好消息传来,接二连三的汇报,大多都是内幕产量达到了可怕的三百多石。

以及大夏原来的产量已经提高了好几倍。

皇上自然是龙颜大悦,一个女官能够换来整个大夏的太平,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苏娇娇说得对,不管是什么人才,不管是男子还是女子,只要有才的便是最好的。

皇上加大了女学的投入,不光光在京城开设女学,也鼓励大夏各地开始设立女学。

他知道,虽然已经开始创办了女学,但是想要比过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那是十分不易。

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要是还有女子能够重磅,那他必然比大部分的男子还要更加的优秀。

就算他们在下往后,女方的数量不多,但他也算是开创了先河。

更让皇上没有想到的是,北方战事长期僵持的匈奴,在听说大夏拥有每亩产量达到可怕的三百石农作物的时候,居然也选择了求和。

祁将军这首北边多年,就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看到这一天。

如今他居然真的看到了,却不是因为他常年镇守在北边,而是因为粮食带来的。

祁将军的心中说不出是高兴还是惆怅。

高兴的是大夏的北边边境稳固以后,他们自然会越来越好。

惆怅的是他作为堂堂大将军,居然还比不上一个女官。

不过事实就摆在面前,祁将军也不在意了,只要能够达到结果就好。

匈奴求和也是极具诚意,效仿南蛮派来公主和亲,主动归顺于大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