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满门抄斩?我全家造反!(258)

他不说话,不代表皇上不说话。

“王爱卿何为一言不发?”

“难道被朕说中了?”

“朕养着你们有何用?”

皇上的三连问,让王如擎的头低得更加低。

惹不起惹不起,老油条都不说话,就他和二愣子一样,横冲直撞的。

尤其是本家王家,左丞相一副淡定的样子,根本就没想着开口帮腔。

百里兴看到他们一言不发,反倒是更加生气。

说好的上朝,先把大臣们骂了一通。

苏娇娇在旁边听得目瞪口呆。

【没想到啊没想到,表哥看起来一脸正气,居然还会骂人。】

【原来上朝就是来吵架的吗,妈呀,要是大臣有不一样的意见,该不会和辩论一样吧?】

【有点意思。】

百里兴骂完以后,才开始进入正题。

大臣们也知道,新官上任都有三把火呢,更何况是新皇上任。

以前皇权新旧交替的时候,都是杀几个大臣助助兴。

如今,大臣都已经被杀完了,新皇杀不了大臣,还不能让他过过嘴瘾吗?

眼看时机成熟,苏弘仁往前踏一步。

“皇上,臣有事启奏。”

皇上看到是他,脸色好了几分。

“准。”

苏弘仁恭恭敬敬的行礼以后,才开始说话。

“皇上,南蛮已经归入我大夏,可他们也有要求。”

“南蛮王和我们要粮食,眼看冬季已经过去,他们还需要大夏派出使者,前往南蛮区域传授种植经验。”

“眼看清明即将来临,此事刻不容缓。”

奏折,皇上已经看到了,不过他也知道南蛮的问题比较棘手。

要粮食,他们也不多啊。

派人教他们种地倒是可以,不过南蛮还没有自己的土地,要是派人去的话,自然是困难重重。

更何况,南蛮可不是什么好相处的,谁知道去了以后,会不会出事。

“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皇上是领导者,他需要做的事情,是让大臣们去思考,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去亲力亲为。

每天看奏折都已经够累了,要是下面的一堆大臣一点主意都没有,那还真是白白养着他们的。

大臣还是知道应该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的。

眼看要出计谋的时候,立刻开始开动脑筋。

“皇上,臣认为,派人教他们种地可以,可是给他们送粮食不行。”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算这会我们拿出粮食,让南蛮觉得粮食来得容易,他们以后岂不是会变成懒货。”

“尤其是在经过战争以后,他们战争就是为了粮食,如今连战争都不需要,就能轻松获取粮食,他们到时候只会不劳而获。”

“臣以为,既然南蛮选择投靠,那就要有投靠的决心。”

“既然想要粮食,那就自己种。”

“我们可以教他们种粮食,但是绝对不可以把粮食平白无故的送出去!”

大臣的话掷地有声,他说的不无道理。

南蛮归顺他们大夏,应该是一件好事,可是一想到要负担南蛮的衣食住行,那就不是这么好了。

他们大夏的粮食都不够用,怎么可能分给南蛮。

说话的人正是户部尚书,一脸抠抠搜搜。

旁边的礼部尚书,倒是持不一样的意见。

“臣倒是认为,既然南蛮已经给了不少的财宝,我们大夏,也应该有一点大国的气度才是。”

“既然他们已经进贡,我们自然也不能小气,给他们一点粮食也是可以的,这样才可以显示我我们的大度。”

“要是一点东西都不给,那以后其他小国哪里还敢投靠我们?”

“咱们自然是不能够因小失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也要为咱们大夏的以后考虑考虑。”

礼部尚书自然是一点都不在乎钱,反正他说的也是自己真实的想法。

要是南蛮投诚的时候,他们大夏对南蛮不好,那到时候其他的小国看到了以后,还怎么可能会投诚呢?

既然南蛮投诚的时候,都没有好的下场,那小国自然也不会向他们投诚。

或许他们更加宁愿向金国等其他的国家投诚,那样的话,他们可就失去了先机。

礼部尚书说的也有道理,他们大夏不能因为一点粮食而因小失大。

一时之间,朝廷之上的大臣开始吵了起来,他们吵吵嚷嚷的,一点都不像是在百姓面前威严的样子。

苏娇娇一边吃美食一边看戏。

【好家伙,原来文臣吵架都是这样的,怪不得我爹不愿意上朝。】

【要是每天都上朝,那不是每天都能够听到吵架?】

【一时半会吵起来,还可以看看热闹,可要是每天都听一群人吵架,那回去以后,岂不是脑瓜子都疼。】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