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游原被她推到门外,隔着门缝儿说:“你待会儿关门时记得把门链扣上啊,有人敲门不要开啊,有事给我打电话,明天去车站注意安全,上了车跟我说一声,回到家也跟我说一声。还有,飘窗上那袋子里是给你的礼物,别忘记拿了。”
李葵一回头看了眼飘窗,果然在上面看到一只大大的纸袋。居然是给她的礼物么?她还以为这是贺游原的室友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给我送礼物干嘛啊?”李葵一扒着门缝儿看他。
“就是看到了,想买给你。”贺游原从门外伸进一只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晚安。”
“……晚安。”
把贺游原送走后,李葵一扣上门链,快步走到飘窗边儿,拿起了礼物袋。袋子里面装了一只粉色的大盒子,里面装的像是衣饰,打开一看,果然是件纯白色的小裙子。
裙子很漂亮,她拿起在身上比划了一下,却不由得想,贺游原不会现在还在吃祁钰的醋吧?
记仇记成这样,简直非人哉!
李葵一回去得很巧,刚下了高铁,就收到班级群里的通知,说第二天要复课。上过几天课后,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就跳到了最后100天。学校里举办了“百日誓师”大会,李葵一作为文科班的学生代表,也上台致辞,并且带领同学们宣誓。末尾,大家在操场上放飞一只只承载了梦想的气球,李葵一趁着大家不注意,在自己的气球上写了“北大&央美”几个字,松开手里的线,看它飞向天空,融入头顶花花绿绿的梦海中。
她举起小相机,把这一幕拍了下来,发给了贺游原。
贺游原不止收到了李葵一的照片,还收到了张闯发来的小视频,是李葵一站在主席台上讲话的样子。她看起来和三年前的她没什么不同,语调依旧没多少起伏,但贺游原就是能感觉到,她更平静了,也更沉稳,她这个人,总是冷冷淡淡的,却能带给人一种安全感。
很快,他也迎来了校考,他又背起画包,在几个城市间来回奔波。初试、复试,很忙碌,但总算顺利。
三月中旬,贺游原终于结束了美术相关的所有考试。他没有选择留在北京上文化课,而是回到了一中。刚回来,他就碰上了一场很重要的大联考,有两百多所学校参与,在省内具有“小高考”之称。
很久没正经考过试了,他做试卷做得磕磕绊绊的,感觉不太如意,成绩出来后,他考了532分。这个分数对他这个没怎么经历过系统复习的人来说已经算不错了,但他自己觉得考得太差了,因为李葵一在这次大联考中,拿了省一。
李葵一的成绩对学校来说,既在意料之中也在预想之外。陈国明和蒋建宾又惊又喜,因为只要李葵一的状态好好保持下去,高考说不定也可以冲一冲省状元,而他们之前对她的期望只是稳稳拿下市状元而已。
两位老师又找李葵一谈话,但怕影响她的心态,也不敢给她提要求,只一遍又一遍地叮嘱她,放轻松、慢慢来、稳扎稳打就好。
嗯,稳住,李葵一也再次对自己说。
虽说贺游原回来了,但她基本上断绝了和他的一切亲密举动,只依旧每天帮他补课,并在晚上回家的路上,随机提出问题抽查他的背诵情况。贺游原怕这样会浪费她自己的学习时间,但她说,她给他梳理知识点,其实就相当于自己也复习了一遍,而且能够理解得更透彻。
她知道,最后这段日子,贺游原也挺拼的。一套往年的各省数学高考真题卷,他没几天就刷完了,照这个速度,他晚上绝对大开夜车了。而且他背书背得越来越顺了,也不知道他每天只睡多长时间。
一直到高考,贺游原都没能胖回来。
六月初,柳芫市下了两场暴雨,而后就放晴了。高考那两天,艳阳高照,考场里闷热得很,头顶风扇的作用只能说是聊胜于无。李葵一答题时,静得像一潭不起波澜的死水,没有想象中紧张,也没有想象中激动。
考完后,也没有想象中快乐。
走出考场,转头看到天边的夕阳,她只是意识到,一场属于她的盛大的高考,在此时此刻,终于落幕了。
她和贺游原都不在本校考试,而是被分到了八中。从陌生的教学楼里出来,她看到贺游原正站在一棵树下等她,神态里露着些难得的放松。
她走过去,他自然而然地牵起她的手。
班里很多同学都在这边考试,李葵一怕被别人看见。虽说高考结束了,但她一时之间还没能习惯,便挣开了他的手,说:“到外面再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