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高三生活注定苦闷,所以她希望在痛苦无法规避的情况下, 能尽可能地快乐一点。
不过, 等她去看榜的时候,她发现她的座右铭被改成了“快乐学习每一天”。
李葵一哑然失笑,有种又荒诞又现实的感觉。
身边的周方华问她笑什么, 她指着那条座右铭解释了一通, 周方华也觉得好笑,两人一起笑了一通。笑完, 周方华牵着她的手指,把她带到理科榜那一侧,周围还有旁人,于是声音压得极低,像羞涩耳语:“我这次也上榜啦。”
李葵一看向大榜,眼睛一亮。周方华的照片显然是最近拍的,画质清晰,她脸上的光线透着一股初秋的明媚,不过眼下的黑眼圈和拘谨的神情也因此变得更加明显。她排在理科榜的倒数第二位,年级第九,目标院校是上海交通大学,座右铭处写着:努力,是我唯一可以企及的英雄主义。
“好厉害。”李葵一攥住她的手,由衷叹道。
之前周方华都没有上过榜,李葵一也很少知道她的成绩和排名,不主动打听别人的成绩算是一种礼貌,不是么?不过她知道,周方华一直都很努力,当初她给贺游原补课,基本上每次结束后,他们都会发现一班教室的灯还亮着,走过时打窗户一看,周方华还伏在课桌上学习,低着脑袋,不声不响。
其实努力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地努力。
“年级第九了诶,不考虑冲清华或北大么?”李葵一笑着打趣起来。按照往年的情况,理科年级前五的学生考清北还是比较稳的,年级第九的确可以冲一冲,毕竟距高考还有八个月时间呢。
周方华抿着嘴笑,说“我哪行啊”,但她心里还是升起了一股渴望。这两年来,她的排名一步步提升,中间也过停滞不前和退步的时候,不过总体而言,她进步得很明显。她也在不断地更换自己的目标,如今换成了上海交大,她已经很满足了。但,一个学生,怎么会对清北没有企图呢?
只是,她不敢将这企图宣之于口罢了。她想,她要是像李葵一那样在成绩上傲视群雄,她也能有底气说自己就是要考北大,而她现在还不敢,因为她的目标不仅是写给自己看的,也是写给别人看的,她很怕别人会觉得她自不量力。
李葵一不会知道,对她这样的资质平平、勇气平平的人的来说,努力,是唯一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
“你觉得,光凭努力,可以上top2么?”周方华好奇地问。
“不知道。”李葵一摇头,“努力和天赋的界限太模糊了,好像没法通过控制变量去做对比实验。而且在高考过程中,不仅是人的因素很重要,天时、地利也都很重要。”
她就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考上北大么?她也不能。她看似站在高处,却同样战战兢兢。
李葵一不禁多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她明年没能考上北大,她要怎么办呢?接受别的大学,还是复读重来一次?北大在她心里到底意味着什么,她真的说不清,或许是最好的中文系,或许是荣耀,或许是奖学金,或许是更好的前途……
她想起那次英语演讲比赛时,贺游原说的一句话:“或许闪闪发亮的不是理想本身,而是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被锻造的自我,为了考清华北大而收获的努力、信念、学识,或许比那张录取通知书更加重要。”
真的吗?李葵一扪心自问。
那时,她无比赞成这句话,可如今,她站在高考的大门前,却突然发现,其实她很想要那个结果,真的很想要。
晚上回到家,李葵一写完作业后拿出手机,照例回复了来自贺游原的消息轰炸,回完后才问了句:“在干嘛?”
过了一会儿贺游原才回复:“还没回宿舍呢,在看老师给我室友改画儿,就那个叫朱新程的。”
李葵一想着他学习呢,可不能打扰他,便回了句“哦,你忙”,就按掉手机去洗澡了。洗完回来后,她想问他忙完了没有,结果又收到他好几条消息。
贺游原:不忙。
过了一会儿。
贺游原:是在看我室友改画儿,我不忙。
又过一会儿。
贺游原:怎么回事儿啊?我说了我不忙,可以聊。
再过一会儿。
贺游原:行,你最好永远也别找我聊,我忙死了。
李葵一:“……”
她看了一眼时间,发现她这个澡其实也就洗了十分钟而已,怎么十分钟这人就炸毛了啊?
李葵一解释道:”我刚刚去洗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