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猪肉摊上散卖了十四头半猪,一共十三两银子和八百四十七文钱。
所以总收入的收入是三十九两银子和四百九十七文钱,
李阳把钱袋子里的银钱,全都倒在桌子上,满满一大桌,这银子铜板一堆,众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世人慌慌张张,也不过是图碎银几两。
李阳先把银子和铜板分开,先数了一下一共有三十九个一两的银子。
还有一串串的铜板,一共有四串,每一串都是一百个铜板,这是个王春珍每天一拿到钱,就反反复复数过的,然后再喜滋滋地串起来的,每次凑够十串,王春珍就让王福去换成一两银子。
还有一堆零星的铜板,李阳数了一下,刚好是九十七个铜板。
总的银钱是三十九两银子和四百九十七文钱,跟王春珍的账本毫无出入,看着这满满当当一桌子的钱,大伙都激动的热血沸腾。
这活了大半辈子的李大志又疑惑了,第一次觉得这钱可以来得这么快的,才半个月,加上养猪,也才半年多的时间,赚的钱就比自己辛苦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还要多。
按九一的比例分成,李家有三十五两银子和五百四十七文钱,王家有三两银子和九百五十文钱。
最后王春珍给了王福四两银子,拿到各自的钱都两家人都是热血沸腾的。
王福之前卖猪肉,也大概估算了一下收入,但是实实在在地摸着手上的四两银子,王福还是激动坏了,辛苦半个月,自家五人就能赚到四两银子,平均一人一天五十三文钱左右,跟去城里给人家干活每天的二十多文钱比,可就多了一倍。
虽然这半个月来大家都累坏了,但是看着到手的银子,又觉得自己还可以更辛苦些,有大钱赚的活计再累,干着也带劲。
王福直夸李阳的猪养得真好,大伙大概估算了一下,平均每头都有一百七十斤以上,妥妥的大肥猪了。
分完钱,兴奋不已的两家人,又热火朝天地讨论起了接下来怎么养猪。
李阳才是猪栏的负责人,当然得先问李阳的意见了,大家都兴致勃勃地看着李阳。
李阳却喜滋滋地说:“连续养了大半年的猪了,我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先,最近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的,我闺女都抱怨,说我好久没陪她玩了,而且我媳妇刚怀上,我得先好好陪陪媳妇闺女才行。”
第103章 老婆孩子热炕头
正激动的王春珍,以为小儿子李阳,早就计划好了,怎么继续发展养猪大业呢,没想到这没出息的臭小子,竟然只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王春珍给李阳翻了个白眼。
李大志和李光,还有王家人也都无语了,一般人,这第一次做大事就能大丰收了,那不应该一鼓作气,把养猪大业做大做强,走上人生巅峰吗?李阳真不是一般人。
不过因为肥猪都出栏了,猪栏也得好好打扫干净,粪池也快满了,得先掏空,不然下次养猪的话,养着养着,粪池就满了,那可就麻烦了。
而且为了能在过年期间卖猪,所以李家人和王家人最后决定,这个月先把猪栏打扫干净,把粪池也掏空,等到五月下旬就去买猪崽,开始养猪,至于买多少,到时候看着猪崽的质量再确定。
等王吉三兄弟,吃完了王春珍特地留出来的饭菜,王春珍还给打包了,很多宴席剩下的肉丸,和糖醋排骨等菜给王福几人带回去。
王家人拿着银子,提着菜,喜滋滋地架着毛驴车回去了。
然后李家人这边,王春珍又开始计算起自家忙活了半年多,除开成本,一共净赚了多少银钱。
李大志和李阳几人正琢磨着,就见王春珍,又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拿了一个账本出来。
李阳好奇极了:“娘,你不会做两套账,刚才拿假账来糊弄大舅二舅他们吧……”
王春珍白了李阳一眼,觉得还是不过瘾,又踢了几脚,边踢边说:“你娘我是这种人吗?混账小子,再说,我就算骗你这个混小子,也不会骗你大舅二舅的。”
王春珍看着儿子抱着脚求饶了,才觉得气消了,说起正事来:“这是我记的猪草钱,还有买药草的钱,一个“正”字相当于五个铜板,我得算算这些猪一共吃了多少钱猪草,这可是成本,剔掉了,剩下的才是我们家这大半年养猪的净收入呢。”
李阳没想到自家老娘这么厉害,那些小孩来换一个铜板的猪草,老娘都能记下来,李阳给自家厉害的老娘竖了一个大拇指。
李阳对自己老娘的账本好奇急了,然后伸着脖子往王春珍手上的账本凑,不过李阳一看到老娘记的密密麻麻,歪歪扭扭的字迹就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