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远本想说不用麻烦给他们倒水,还没开口,王大婶已经一溜烟跑进屋子里,很快就端了两杯茶出来。
乡下人平时都舍不得喝茶叶,也就逢年过节喝一喝,或者来客人的时候,拿出来招待一下。
喝的是很普通的茶叶,比不得城里人喝的上等茶叶。
“来,等凉了再喝,现在有点烫,可千万别烫着嘴了。”
两个人接过茶水,道谢了一句。
厨房里有王大婶的儿媳妇操持忙活,她这个婆婆倒不用怎么操心。
忙了一上午了,这会儿跟苏晚晚和宋远一起坐了下来,聊起了家常。
王大婶最关心的无非就是两个人在城里的生活状态。
听到宋远和苏晚晚的描述,羡慕的很。
多少乡下人一辈子都盼不来这种生活啊!
苏晚晚和宋远都是有福气的,摇身一变,从乡下人变成了城里人。
听说两家还买了下人,更加是羡慕不已。
不过王大婶羡慕归羡慕,心里也清楚明白,这种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
像苏家和宋家这样,突然暴富,那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大多数乡下人还是很穷,很难翻身过上好日子的。
“对了,宋远小子,晚丫头,你们两家的日子都过的这么好了,丰衣足食,要啥有啥。这婚事也该着手筹办了吧?你们啥时候成亲呀?到时候可别忘了喊婶子喝喜酒去。”王大婶笑着问了句。
说到这事,苏晚晚和宋远都脸红了一瞬。
宋远轻咳了一声道,“不着急,等明年开春了再说。
晚晚还小,得过了十六岁,家里才舍得把她嫁给我。
当初定亲的时候,苏家也是说好了,让晚宝在身边多养两年。”
宋远嘴上说着不着急,其实心里早就迫不及待了。
要是可以的话,他是巴不得立刻就将苏晚晚娶回来,做他的小娘子。
可苏晚晚确实太小了,苏家舍不得。他即便再着急,那也得忍着,按当初和苏家的约定来。
虽说迟了一点,等的非常心急。可想着能娶上这么好的媳妇儿,宋远觉得多等些日子,也是值得的。
王大婶点了点头,作为父母,她也能理解苏家的心思。
当父母的,确实舍不得闺女嫁人,年纪小的话就多留两年,到了年纪再让她出嫁。
“那也快了,不到一年了,婶子等你们成亲的好消息,到时候喝喜酒去。”
宋远应道,“放心吧,王大婶,到时候我和晚晚的婚事,肯定会叫你过去的。”
几个人聊天时,厨房里传出来一阵阵菜香味儿。
王大婶的儿媳妇准备了不少菜,宋远带过来的肉,在王大婶的叮嘱下,全都做了。
切了一斤做了红烧肉,半斤炒了青椒肉丝。青椒肉丝是个下酒下饭菜,大家都爱吃。
另外的半斤肉,和土豆一块儿炖了。
土豆浸染上肉的味道,也变得更好吃了。
家里人多,平均下来,每个人分不到几块肉吃,现在把肉和土豆一起炖了,多吃点沾了肉味的土豆,也能解馋。
鸡蛋和着大蒜叶炒了一盘,乡下能拿得出手的常见菜,也就是鸡蛋了。
青菜都是当下的时蔬,直接从菜园子里摘的,一道烧茄子,一盘焖豆角,一盘凉拌菠菜,一盘拍黄瓜,另外还有一个青菜汤。
这菜色,虽比不上苏晚晚和宋远平时吃的伙食,可是对于大多数乡下人来说,已经是极丰盛的了。
第523章 肉吃腻了
这也是王大婶家能拿出来最好的招待了。
宋远买的两斤肉,送的两节排骨王大婶的儿媳妇中午就没有做了。
排骨炖汤喝,中午炖来不及。
留下来,晚上炖汤,再煮一锅骨汤面条吃,晚饭又能美美的对付过去。
随着菜香味儿飘出来,王大婶家的孙子闻到了肉味儿,都跑了回来,凑到王大婶跟前问道,“奶奶,咱家中午是不是有肉吃啊?好香啊,我闻到了肉味儿呢。”
“是啊奶奶,真香!这肉味儿是不是咱家飘出来的?”
看到王大婶孙子们的小馋样,苏晚晚想到以前苏家的情况。
苏家的日子还没好好起来时,也经常吃不上肉,家里的小萝卜头们馋肉馋的厉害,和王大婶的孙子们简直如出一辙。
王大婶笑着道,“是是是,是咱家飘出来的,今天中午吃肉。”
一听王大婶这么说,孩子们高兴坏了。
“太好了,太好了,今天有肉吃喽!”
“好久都没吃肉了,今天可算能吃上肉喽。”
看到孩子们这高兴的样子,王大婶的嘴角也勾起笑容来。
“今天能吃上肉,多亏了你们宋远叔叔,这肉是他带过来的,你们可以谢谢他。”王大婶又同孙子们说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