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小萝卜头也只能默默的等待着。
等了一个多小时,下午三点多钟,新娘子终于被接了回来。
新郎官过去时,仗势摆的很大,现在新娘子接回来,更是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新娘子的陪嫁很多,嫁妆被一箱箱的抬了过来。
对乡下人而言,哪里见过谁家嫁闺女,有这样的排面。
大家都感慨着还是读书好,一旦考中了功名,不仅能当官老爷,还能娶大户人家的姑娘。
乡下土汉子,只能娶乡下女人。
不论什么时候,男婚女嫁都讲究门当户对,你自己条件不行,想找一个条件好的姑娘,几乎不可能。
苏大冬如今也算是鲤鱼跃龙门,和他们乡下人彻底不一样了。
花轿到了村子里,不光小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来凑热闹,连带着大人们也跟着起哄。
对村民们来说,这么多年来,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大场面的婚事。
苏家也不小气,买了许多糖果,给凑热闹的大人孩子发了不少。
“新娘子来啦!”
“新娘子来啦!”
听到了声音,苏家人也都从屋子里冲了出来。
最为高兴的自然是李氏和苏铁柱,小儿子总算是能成家立业,把媳妇娶了回来。
“好,好!”苏铁柱嘴里念叨了几个好字,眼睛都笑的眯成了一条缝。
花轿停在了苏家院子前,新娘子从花轿里被请了出来。
随后和电视上放的差不多,按这年代的礼仪规矩走了一遍,走完仪式以后,新娘子便被送进了婚房。
这样一遭下来,已经四五点钟了。
仪式走完,先开始安排客人落座,拿出茶水和糖果花生招待。
厨房那边也开始忙活起来,准备做菜,好早点儿开席。
掌厨的自然是苏晚晚。
她的厨艺好,做的饭菜味道好,她亲手掌厨,肯定能让宾客们吃的尽兴。
孙氏的手艺也不错,有的菜色能帮着张罗。
家里其他的女人则负责打下手。
厨房这边很热闹,女人们在一起,边忙边聊天。
聊的无非就是新娘子,也就是苏晚晚的四婶婶。
虽说还没看到新娘子的相貌,不过光看新娘子那身段,就晓得应该是个美人。
走路时的仪态气质,是乡下女人比不得的。
女人们都夸赞苏大冬好福气,娶到一个这样的好姑娘。
人家姑娘出身于书香世家,还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比普通乡下姑娘强太多了。
而且带的嫁妆也不少,那一个个大箱子,得装多少好东西啊。
再看看他们乡下女人,出嫁时能陪嫁几床被子都不错了,和城里大户人家的姑娘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第483章 新媳妇过门
除此之外,女方还带了两个陪嫁丫鬟过来,这样一来,往后在婆家也有个人伺候着。
他们乡下人家可请不起下人,但是城里条件好的人家,基本上都会有下人伺候。
往后苏家条件好了,搬到城里头住,倒是也可以请几个下人来伺候,这样一来,家里人会轻松不少。
这年代请下人也不是太费钱,和请工人差不多。
有的直接签卖身契,花个二三十两银子,就可以买一个回来。
苏晚晚挣钱的目的,就是让家里人过得更好一些,更舒服一些。
如果只会挣钱而不会花钱,那挣钱也就没意思了。
有些时候,会花钱也是一门本事。
厨房里忙的热火朝天,饭桌上,已经先摆上了凉菜。
苏家的男人也多,所以也不用担心上菜的事情忙不过来。
知道新娘子今天忙了一天,这会儿怕是饿着了,李氏让苏晚晚盛了一碗肉片汤,给新娘子送过去。
让她先吃点儿垫垫肚子,可别饿着了。
苏晚晚装了一大碗肉片汤,李氏给端到了婚房里。
新娘子的两个陪嫁丫鬟,正在屋子里伺候着,新娘子安安静静的坐在床上,等着新郎官过来。
李氏到了屋里,将肉片汤搁在了桌子上,随后同新娘子道,“孩子,娘给你送了点吃的来,你这忙了大半天了,怕也饿着了。
先吃点儿东西垫垫肚子,时间还长,不吃身子受不住。
吃的我搁在桌子上,就先出去了。”
新娘子陈氏应了一声,“谢谢娘。”
听到新娘子清脆好听的声音,李氏心里很是欢喜,“哈哈,好孩子,都是一家人了,客气啥。
娘出去了,外面还有客人要招待。”
“好,娘,您辛苦了,去忙吧。”
李氏出了屋子后,陈氏才扯下红盖头,到了桌子前,准备吃点儿东西。
折腾了这么久,她也确实饿着了。
就早上吃了点东西,中午饭都没吃,现在都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