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种事儿,他又不好意思认。
当然,更多的是不确定。
他现在对江氏是有好感,可也不晓得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欢她,想要和她在一起,过下半辈子。
再者,就是他喜欢江氏,想和她在一起,那也得问问人家的意思啊。
万一人家没看上他呢?
他娘这要是贸然过去问了,吓到了人家,回头见面了,会尴尬。
他还是想再和江氏多处一处,考虑清楚再说。
而且江氏这刚和离的,他们如果这么快就凑到一块儿,指不定村里人会编排江氏什么呢。
所以这件事急不得!
“娘,你们别瞎想。
我就是暂时不太想娶媳妇儿罢了!
还是等过一段时间再说,我都已经单了好几年了,也不在乎这一时半会儿的,是不?”
李氏见苏大秋说话时,眼神躲闪,知道他心里肯定在隐瞒着什么。
不过李氏也没有再追问,就由着苏大秋去吧。
老三这么说,肯定有老三自己的想法。
她这个当娘的,也不好过多的干涉。
可能等时候到了,老三会主动和她说的。
“行行行,既然你不着急,那就依着你的意思吧。
等你想娶媳妇儿了,再和娘说。”
“嗯,娘,我知道了。”
“那好,行,快回屋歇息去吧。你们忙了大半天,肯定累着了吧。”
苏大秋兀自应了一声,随后赶紧回了自己屋中。
看到苏大秋这样,李氏心里大概有了一个了然。
老三这样子,明摆着是心里有人了。
这样也好。
他喜欢上了谁,往后想要和谁在一起,李氏都随他去,不会阻拦。
感情这种事,还是得依着孩子自己的意思。
......
数九寒冬,天气越发的冷了。
天气冷的厉害,可这年代又没空调,暖气之类的取暖工具,到了冬天,也只能硬扛着。
乡下人的冬天是最难熬的,没有厚实的袄子穿,还没有像样的棉被盖,整个冬天都冻得瑟瑟发抖。
城里有钱人的生活条件,倒是要好很多,到了冬天,都会买一些炭火回来,屋子烧炭,会暖和很多。
但是炭火可不便宜,乡下人用不起。
有的为了取暖的,会自己上山打一些木柴回来,烧成炭,这样不用花钱,就是费些时间和功夫。
这几天,每天下午干活儿回来,宋远都会上山一趟,弄些木柴,主要是砍一些果树。
果树烧出来的炭火更好,还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儿,不会熏人。
几天忙活下来,宋远烧出了不少的炭。
除了自己家用以外,还给宋志捎带了一点过去。
宋志跟着大夫后面学医,自己有单独的住处。
一个人睡觉冷,烧点儿炭火,会暖和很多。
宋志的身体本来就不好,病虽然治好了,可到底身子还是比平常人虚弱。
天气冷了,不注意保暖,很容易感染风寒。
要是生了病,宋远要担心死。
至于宋哲那边,他只能给他多添点儿厚实的衣服,换两床厚实的棉被。
他现在在书院读书,住的是集体宿舍,宿舍里并非只有他一人,所以烧炭火不方便。
自己留了一部分,剩下的木炭,宋远全送到了苏家去。
苏家人口多,需要的炭火自然也要来的多一点。
对于苏家的事儿,宋远比对自己家的事还要来的更上心。
谁让苏家对他们宋家好呢?
他一个大男人的,不会做饭,几乎每天都去苏家蹭饭,苏家还帮他照顾小妹。
现在自己为苏家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这样心里会好受一点,要不然总觉得欠了苏家太多。
看着宋远送过来的几大箩筐炭,李氏赶忙道,“你这孩子,送这么多炭过来干啥?自己家留着慢慢烧就是,咋还给我们送呢?这可是你辛辛苦苦弄回来的,我们哪儿能白捡便宜。”
“苏奶奶,没事儿的,我弄了许多,自己家留的有,够用的。
现在天气越来越凉,烧点儿炭火,屋里能暖和许多。
您不用和我客气,我家平时也没少受你们的恩惠。
一点儿炭,又算不上什么,是我的一番心意,苏奶奶,你可得收着。”宋远憨憨一笑,满是真诚的同李氏道。
“哈哈,你这孩子,送都送来了,奶奶收着就是。不过下回可别送了,大冬天的,上山打柴烧炭,也挺不容易的。”
李氏想着宋远以后是自己的孙女婿,爱屋及乌,可不得和对待他们家晚宝一样,多关心疼爱一点么?
苏晚晚正好过来,跟着李氏后面应道,“是啊,宋大哥,需要炭火去城里买点儿就是,你不用这么辛苦的。”
“晚晚,没事儿的,我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