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了一些做好的熟食,比如卤水鸭,花生米,还有凉拌海带丝,猪耳朵之类的。肉包子馒头也还剩了一些,不太多。
这些东西,新鲜的才好吃,过了夜,味道就差了。
这天气还不是很热,虽然东西过一夜也不会坏,可是苏晚晚对食品的品质把控很高,酒楼每天都要拿新鲜的东西供应给客人吃。
剩下来的菜品,很多都是好东西,苏晚晚自己打包了点带回去,顺便给钱家人也打包了不少。
他们回去后,晚饭就不用筹备了,留着明儿个再吃上一两顿。
钱家人不知道这些菜是酒楼剩下的,还以为是苏晚晚特意给他们准备的,赶忙摆手拒绝,“不用了,晚宝,今天过来,都已经白吃了这么多了,哪儿能又吃又拿的。”
“就是,这些东西也得值不少钱哩,晚宝,你自己留着,我们不要。今天已经吃饱喝足了。”
苏晚晚见钱家人不收,便解释了句,“这些都是没用完,剩下来的食材。
你们不要,我拿回去,家里肯定也吃不完。
店里每天都要用新鲜的食材,不能用隔夜的。
你们别想太多,拿回去吃,省得浪费。
酒楼里往后每天有啥剩菜,就让大舅带回去一点,总比扔了,给外人来的强吧?”
听到苏晚晚的解释,钱家人才收下了东西。
这么说来,苏晚晚开酒楼,钱有田能谋到一份好差事不说,他们以后还能经常吃到些好东西。
虽说是酒楼剩下来的食材,可是对他们乡下人来说,都是平日里想吃都吃不上的好东西。
钱家人自然更念着钱氏和苏晚晚的好,多亏了苏家,他们钱家才能跟着沾光。
钱家人拿上东西,今天在酒楼这边也折腾了大半天了,见酒楼要关门,便准备回去。
“外婆,现在这个点回去,肯定赶不上牛车了。
这样,我让我大哥赶驴车,送你们回去。这样快一点,省得你们大老远走回去。”苏晚晚同钱老太道。
钱老太毕竟上了年纪,确实不太方便奔波劳累。
城里离钱家的村子有不远的路,如果光靠着两条腿走回去,钱老太怕是受不住。
不光是钱老太,还有钱家的几个孩子,都是经不住折腾的。
反正她这儿有驴车,不用白不用,让他大哥送一趟,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钱老太却摇头道,“晚宝,不用了,驴车你们自个儿还要用吧?我们走回去就成,大不了多走一会儿,不用担心我们。”
“外婆,我家驴车用不上。我包了牛车,等会儿坐牛车回去。
就让我大哥送你们一程吧!”
钱氏也跟着苏晚晚后面劝了句,“娘,你就听晚宝的,让清山送你们回去。
你这一把年纪,大老远走回去,我都不放心哩。”
钱老太这才点了点头,“那好吧,就让清山送我们一趟吧。”
苏清山将驴车牵了过来,随后同钱家人招呼了一声,“外婆,你们上来吧。”
驴车虽然不大,但是稍微挤一挤,还是坐得下的。
好在苏晚晚这段时间给驴子的草料吃的足,驴子长得比以前高大壮实了很多,能拉的重量也增加了不少。
载着钱家这些人回去,完全没问题。
钱家人离开后,苏晚晚这边也大概忙好了,准备回去。
忙了大半天,累的腰酸背疼,这时候回去,她下午还能睡一觉,歇息一下。
关了店门,苏家人和过来干活儿的人一道坐着牛车,晃晃悠悠的回了村。
虽说大家都忙的挺累,脸上却都挂着笑。
苏家人高兴是因为生意好,往后酒楼挣钱不愁了。
其他人高兴,则是因为没想到能碰到这么好的活儿,有工钱拿不说,吃的伙食还如此好。
对于他们而言,今天吃的,都能算这辈子吃的最好的一顿了。
苏家的酒楼生意好,他们也能长久的干下去。
虽说忙的时候有些累,但再累也比不得在田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
尤其是大夏天的,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干活,那才叫累。
第434章 让江氏两个闺女干活
牛车停在了苏家门前,大家从牛车上下来,各自离去了。
江氏也准备回去,就被苏晚晚给唤住了。
“晚丫头,怎么啦?还有什么事儿要吩咐我的吗?”
苏晚晚摇了摇头,然后拿出来几包东西,递给了江氏。
江氏没接,而是疑惑的看向了苏晚晚,“晚丫头,你这是......”
“江婶子,这是酒楼今天剩下的一些菜,有卤水鸭,还有花生米,以及几个大肉包,和几个馒头。
你拿回去,给你家两个闺女吃吧。”
江氏不好意思收,“晚丫头,你留着自个儿吃吧,这些可都是好东西,哪儿能白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