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些东西本来的价格需要六文一个,你在我家买了别的东西,我算你四文钱一个咋样?”
这篮子还有箩筐的价格苏晚晚都和朱氏打听过了,在乡下人看来不值钱的东西,拿到城里来买,确实一个得好几文钱。
主要城里人比乡下人有钱,舍得花几文钱去买,不想自己花那么多功夫去编。
被苏晚晚这么一说,妇人觉得少了两文钱挺合算的,加上苏晚晚家的篮子箩筐编的确实挺好。
家里的篮子都漏了一个洞,得买个新的才好。
今天刚好碰上,买回去也无妨。
于是妇人点头道,“行,小姑娘,你给我拿一个篮子,一个箩筐!”
“好勒,大娘,谢谢你照顾我家生意,下回要能碰着,我再给你优惠!”
“你这小姑娘,小嘴可真会说,真会做生意!”妇人夸赞道。
见苏晚晚年纪轻轻的,本事倒是挺大,发自内心的感慨着。
不像她家闺女,出门了屁都憋不出来一个,别说像苏晚晚这么能说会道。
“大娘,我这是本着实诚的态度做生意罢了,咱们双方都能互相照顾!”
“哈哈,小姑娘,你说的对!”
妇人说着,爽快的给了钱,拿着东西离开。
在瓦市不过一个小时,苏晚晚半桶泥鳅黄鳝和黄鳝便全卖了出去。
苏晚晚拍了拍手,苏大夏编的三个篮子,两个箩筐,连送带买的价格,一个四文钱,也挣了二十文,都能顶的上一斤肉钱。
对于卧床,没有劳动力的苏大夏来说,靠着编这些东西的钱都能抵得上一般普通工人一天上工挣的钱,
回去告诉苏大夏这事,苏大夏肯定会很高兴。
至于黄鳝和泥鳅,卖的也还算不错。
这次泥鳅的数目少了些,黄鳝多了些,卖了二百五十文,加上篮子箩筐,还有甜水,一共挣了四百文钱,又是收获不错的一天。
苏晚晚对于这份收入很满意,不说能让苏家大富大贵,好歹吃喝不愁。
按照苏晚晚的计划,以后家里不缺钱了,不仅让大宝能上学,其他的几个孩子都得上学。
不是让他们上学了以后能考中功名,而是即便考不中,读书了总比不读书好。
随便在学堂学几年,学到点知识,能来城里做工,也总比在乡下种田来的好。
要能当个账房先生,每天活儿能轻松些,挣得工钱也不少。
最主要的是读书明目,能提升个人的素质。
但要是家里人都读书的话,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读书的学费花销很大,家里每个孩子都读书的话,她现在挣得这点钱肯定是不够用的,还得再多努力努力!
朱氏见东西都卖了出去,也很高兴。
收好钱,清点了一下账目,便收起摊子,准备离开。
第64章 一样没卖出去
路过沈玉珠母女的摊子时,苏晚晚故意扬声刺激道,“哎,没想到生意这么好做,东西这么好卖,这随随便便的就挣了几百文钱。
早知道钱这么好赚,我就不应该呆在村子!早出来做生意赚钱就好了!”
苏晚晚说完,和朱氏一同大摇大摆的在沈玉珠母女跟前离开。
想想沈玉珠这次打赌输了,她又能多赚十文钱,苏晚晚心里便一阵痛快。
等着苏晚晚的背影远去,沈玉珠母女的脸都差点儿被气绿了。
谁能想到苏晚晚这些破东西真的能卖出去,还卖的这么快。
明明她们的东西更好,可到了瓦市上,都摆了这么久的摊子,竟然一个都没卖出去,完全无人问津。
沈玉珠感觉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凭啥苏晚晚的那些破烂东西都能卖出去,她的却不行?这些城里人怎么回事?不识货呢?
周氏关注的却是沈玉珠和苏晚晚打赌赔钱的事情,“你个死丫头,好好的和人家打赌,这下子好了吧,白白的损失十文钱。
今天来城里,咱们到现在一文钱没挣就算了,现在还得搭上这么多钱!
咱家本来就穷了,现在又搭上十文钱,都被你这个死丫头给害的。”
周氏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来,戳着沈玉珠的额头。
沈玉珠被戳痛了,赶忙躲闪了下,抱怨道,“娘,我也不想和苏晚晚打赌的,她那么逼着我,我能咋办?
再说了,谁知道的她这些东西真的能卖出去,城里人咋这么不识货?”
周氏瞪着沈玉珠道,“你这死丫头,别说这有的没的,现在就想想这十文应该咋办吧!
你自己赌输了的钱,这十文钱你自己赚了赔上!
人家破东西都卖出去了,你绣的这些咋就卖不出去?”
“娘,我哪知道啊,不然咋说这城里人不识货。我做的这么多好东西不要,买苏晚晚的那些破东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