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稻谷子也是脱好粒的,现在装到麻袋里,等着天晴了拿出来晒一晒,晒干后就可以直接收入粮仓,留着以后慢慢吃。
见男人们今天辛苦了一整天,加上因为天要下雨,天气闷热,大家都流了不少汗。
苏晚晚特意煮了锅绿豆汤,给男人们喝着解暑。
忙完了,一人端了一大碗绿豆汤,喝了个痛快。
喝完以后,浑身上下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畅快感,感觉一切的疲倦都被身体里升腾起的这股凉意带走了。
苏家人还没休息一会儿,雨点便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没一会儿就下大了。
看着这么大的雨,苏家人都叹了口气。庆幸他们家粮食全都收好了,同时也同情那些粮食还没有收好的人家。
过了一会儿,便见到方才借驴车的亲戚将驴车送了回来,“大伯娘,驴车还给你,我一共运了十三趟,也就是三十九文钱,这是钱,给您,您清点一下。”
这人将驴车返还,随后给李氏递过来几十个铜板子。
李氏摆了摆手,又把钱给这人塞了回去,“这钱不要了,你收回去吧,都是自己人,用一下驴车而已,要啥钱。”
“可是大伯母,你不是和二伯母说租用一趟驴车要三文钱么?怎么轮到我就不收钱了呢?”
第353章 做绿豆糕桂花糕
李氏笑道,“你这孩子也太实诚了,人家是人家,你是你。
说要给钱,也不过是大伯母不想借给她,故意找来的一套说辞罢了。可是你不一样,大伯母觉得你不错,所以这钱你不用给。”
李氏和徐氏的关系差,这人也是知道的,听了李氏的解释,立马明白过来。
其实换作是他,徐氏那德行的人,他也懒得借驴车。
人品不行,借了也不晓得感恩。
既然李氏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他也就没有再继续推推辞辞。
“大伯母,那谢谢你了。今天幸亏用了你家的驴车,要不然我家的粮食可就损失巨大了。”这人又赶忙道谢了几句。
李氏也顺嘴关心了一下,“你家粮食都收回来了没?”
“嗯,都收回来了,还好赶的及时。如果没驴车帮忙运,肯定来不及全部运回来。所以说多亏了您家的驴车,帮了我家一个大忙。”
李氏听后,嘴角扬起了笑容,说道,“哈哈,粮食都保住了就好。
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别说这些生分客套话。
抢收了大半天,你估摸着也累坏了吧,驴车还过来,就赶紧回去歇着吧。”
“嗯,大伯母,那我就先回去了。”
“好好好,好孩子,路上慢点儿。”
道别了后,这人便急匆匆的打伞离开了。
因着下雨,接下来好几天,家里人都闷在家,不能出去。
苏晚晚这几天也没再出去送货,没再上山找松茸。
虽说挣钱重要,但是也得看情况。
像这种下雨天,如果硬要上山去,会很危险。山路本来就不好走,再加上下雨路滑,根本去不得。
这段日子,苏晚晚基本上每天都在忙,没闲过。
现在既然“天公作美”,索性就在家里呆着好好歇上几天。
正好,家里人忙完了秋收的活儿,也需要歇一歇。
一家人在一块儿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苏晚晚利用空闲的时间,还研究了些美食,给家里人做了点好吃的。
这个季节,最适合做的美食就是桂花糕和绿豆糕。
这两样东西苏晚晚都会做,加上调料充足,苏晚晚便动手在家里做了点。
做好以后,拿给家里人尝了一下,品尝过后,家里的男女老少无不夸赞着绿豆糕的味道好。
连带着苏晚晚自己都吃了好几块,冒着长肉的风险,还是忍不住多吃了点。
甜甜糯糯的,还带着一股清香气儿,味道确实好。
“晚宝,你的手艺这么好,做出来的绿豆糕和桂花糕太好吃了,要能拿到城里卖,我估摸着也能挣到钱呢。”李氏尝到了味道后,感慨了一句。
苏晚晚知道,在城里这种绿豆糕和桂花糕肯定能卖出去。
不过想要卖出去太多也不容易,城里的点心铺子很多,有很多家都卖绿豆糕和桂花糕,有了竞争,自然就不会太好卖。
除非她做的绿豆糕和桂花糕比人家好吃许多倍。
这种东西,做法很多人都知道,大概做出来的味道都还凑合,想要做的多好吃,不太现实。
“哈哈,阿奶,咱家不靠这个挣钱,往后我就做给自家人吃,咱们吃着解解馋就行,没必要拿出去卖。”
“哈哈,阿奶就这么说说。这么好吃的东西,阿奶还舍不得拿出去卖呢,毕竟是晚宝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天做出来的。”李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