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人帮忙,还是得她来,要不然以宋远那做饭的手艺,肯定得搞砸,多好的食材到了他的手里都会被糟蹋掉。
两个人到了城里,分头忙活。
苏晚晚去卖甜水,给聚仙楼送货。
而宋远则去了街市,将需要采购的东西都一一买好。
忙活好,两个人又一同回了村。
宋远家新房要上梁的事儿也在村子里传开了。
乡下就那么点事儿,谁家有个风吹草动的,基本上整个村都会晓得。
宋远家新房上梁不算小事,明儿个还得赶过去凑凑热闹哩。
宋远将东西买了回去,同时和王大婶打了一声招呼,明天要烧的菜比较多,得早点儿过去准备才行。
王大婶满口答应下来,“放心吧,宋远小子,这事儿交给婶子,婶子保管帮你办的妥妥当当的。
不过三桌酒菜,婶子一个人估计忙不过来,明天我带着我两个儿媳妇一块儿帮忙去。”
三桌酒菜,王大婶一个人确实搞不定。
那么多菜,必须得有个帮手。
赶巧,这时节家里农活儿不忙,她两个儿媳妇能挪出功夫,三桌菜三个人完全能忙的过来。
宋远点头,“好,王大婶,那就麻烦两位嫂子了。
明天她们两个人过来帮忙,我也按一个人十文钱的工钱算给她们。”
宋远不是个喜欢欠人情的人,让人过来帮忙,肯定得给工钱。
王大婶赶忙摆了摆手,“宋远小子,不用了。乡里乡亲的,又不是天天帮你忙?不过忙活一上午,不打紧,工钱就不用给了。”
“可是婶子......”
“好了,别和婶子客气,要不然婶子可就生气了!”王大婶板着一张脸,故意摆出一副要生气的样子。
宋远无奈,只好没再多说,“嗯,王大婶,那就按您说的办。”
同王大婶打好了招呼,宋远便回去了。
刚到家,就见到王永梅过来。
瞧见王永梅,宋远赶忙打了声招呼。
如今宋家和刘家明显疏远了许多,都因着刘红。
宋远能避开刘红就尽量的避开些,所以连带着和刘家其他人也生分了不少。
王永梅问道,“宋远,你家新房明天就要上梁了吧?”
宋远点了点头,“嗯,是啊,婶子,我刚想去你家通知一声的,明天让刘叔过来吃顿饭。”
至于刘家的其他人,宋远就不准备喊了。
因为苏家人明天也要来吃饭,苏晚晚如果瞧见了刘红,肯定会不高兴的。
避免惹得苏晚晚不高兴,加上他特意想和刘红避讳些,所以不请刘红过来最好。
要是在以前,宋远肯定会将刘家一大家子都喊过来。
王永梅又怎能听不出宋远的意思?
只说喊她男人过去吃饭,就是不喊她和闺女了呗。
如今他们刘家和宋家,关系到底越来越疏远了......
王永梅嘴角扯出一抹笑容,“好,婶子晓得了,今天过来就是想问问,你家明天上梁的酒菜有人操持么?需要婶子过来帮忙么?”
宋远摇头拒绝道,“不必了,刘婶子,我已经和王大婶说好了,她明天会过来帮忙操持的。”
“王大婶一个人应该忙不开吧?要不婶子过来搭把手?”
“不用,王大婶家的两个儿媳妇也会过来帮忙。”
宋远的意思便是人手够了,不必让王永梅过来帮忙。
人家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如果自己还硬要来帮忙反而不太好。
王永梅只好道,“那行吧,宋远,回头有什么要帮忙的地方和婶子知会一声,可千万别和婶子客气。
咱们两家的关系好,婶子帮你干活儿肯定更尽心一些。”
王永梅话里的意思就是找别人办事不如她,有活儿应该先找她帮忙才对。
宋远嘴上应了一声,可心里却有着自己的考量。
只要能找到别人帮忙,肯定不会劳烦刘家人。
第二天,一大早宋家这边就开始忙着上梁的事情了。
苏家就在隔壁,上午也过来帮了点小忙。
忙完了祭祀的事情,就是去梁上撒糖果花生,村子里不少人都来凑了热闹。
苏晚晚因为回来的早,所以也赶上了热闹,和孩子们一起,抢到了不少糖果。
其实以她家的条件,糖果是不愁吃的。
抢糖果主要是图个喜庆,抢来的糖果意义不一样。
家里的几个小萝卜头战斗力也很强,每个人都抢到了不少糖果。
苏晚晚感觉今天他们苏家人抢到的糖果最多,上梁的师傅像是对准了他们家撒糖似的。
苏晚晚的“感觉”一点儿都没错,宋远就是特意和上梁的师傅说了一声,让他撒糖的时候,多往苏家人那边撒一点。
上梁的师傅也知道宋远对苏晚晚的心意,可不得好好的配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