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活儿的汉子们也知道宋远品行不错,吃苦能干,待人也厚道。
一个人的品行可以从细节处看出来,比如宋远中午对他们招待的足够丰盛,基本上顿顿都给他们准备个肉菜。
能做到对别人慷慨大方的人,想必人品也不会差。
苏家那丫头不错,宋远小子也不错。
两个人在一块儿,怎么看怎么觉得般配。
“哈哈,既然如此,那咱们大家伙儿盖房子可得卖力一点,早点儿盖好,宋远小子才能早点儿提亲去!”一个汉子笑着搓了搓手。
其他的汉子跟着应了一声,“对,咱们干活儿得更卖力一点,婚姻终身大事耽搁不得,宋远小子对咱们不错,咱们得尽心一些,帮他早点盖好房子,好让他早点去提亲,早日抱得美人归。”
宋远憨憨一笑,道了句谢。
这些人的话真说到他心坎里去了,等到早日盖好房子,他就早日提亲去。
想到和苏晚晚结婚,宋远满心都是按捺不住的激动。
苏家,苏晚晚做好饭菜,一家人聚在一块儿吃饭。
今天饭菜依旧丰盛,有鱼有肉,一家人一边吃一边聊着苏清辰的婚事。
苏清辰平时虽然都是大大咧咧的,可到了这时候也会不好意思,默默的吃着饭,听着家里人的念叨。
李氏感慨了一句,“再过七八天人家姑娘就得过门了,咱们该通知的亲戚得全部通知到,让人过来吃酒席。”
苏家盖新房的事儿,基本上只有村子里的亲戚知道。在外村的亲戚都没通知。
但成亲是顶大的事,这次苏清辰成亲,只要是能论的上亲戚的,都得通知到位。
比如李氏娘家那头的亲戚,苏清辰的舅舅姨娘。
苏铁柱点了点头,“是得通知了,得让人家提前有个准备。”
“好,爹,娘,那咱们明天就分头去通知。”苏大春应道。
苏家人口多,苏清辰的婚事,苏清辰亲自过去隔壁村通知两个舅舅。
李氏娘家那头,苏大春过去一趟。
还有苏清山,苏清河,苏大秋,都可以跑腿,一人通知一家。
苏家的亲戚主要集中在本村,外村的基本都是李氏和钱氏的娘家人。
通知亲戚这件事不麻烦,将喜事带到,和人家说一声便可。
一家人商量好,分头行动,通知起来也快。
临近婚期时,四叔苏大冬会提前一天请假从学堂回来。
毕竟是侄儿的终身大事,他这个做叔叔的肯定得到场,见证侄儿的喜事。
于是第二天,苏家人便分头行动起来,很快就将消息带给了亲戚们。
至于本村的,通知起来就更加的方便了,苏铁柱过去一家家通知了一声。
对于苏家要娶媳妇的事情,基本上同村的亲戚都道了喜。
唯独徐氏心里不痛快。
她大孙子苏清远比苏清辰年纪还大许多,到现在还没成亲,如今苏清辰早早地就能娶媳妇儿了,老天爷怎么让好事都被大房占了去?
徐氏越想心里越堵,便在苏铁山跟前念叨了起来,“老头子,你看看,这下子可怎么办呦......”
苏铁山一听到自家老婆的念叨,就头疼的厉害,不悦的冲徐氏问了句,“什么怎么办?”
徐氏嘴里哇啦哇啦的念了起来,“老头子,你看看,大房现在的日子过得可真滋润,能住上那么大那么好的房子,现在苏清辰那小子都要成亲了,这喜事一桩接一桩呀,再看看咱家清远,到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姑娘呢。
看着大房的日子越过越好,咱家还是这样穷嗖嗖的,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苏铁山嘴角抽搐了下,不悦的瞪了徐氏一眼,“你这老婆子,真是咋咋呼呼的,这种事情着急有什么用?不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你也知道,老大家有门路挣钱,咱家有法子挣到那么多钱吗?和人家比这比那的,不存心给自己添堵吗?”
虽然苏铁山也有些嫉妒大房的日子过得好,可还是能摆正心态的。
有些事情不是你嫉妒就有用的!
如果嫉妒有用的话,那大家都去嫉妒好了,岂不都能过上好日子?
徐氏听到苏铁山的话,心里更觉得憋着一口气,手叉着腰和苏铁山理论起来,“老头子,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咱们家在挣钱这方面确实比不上大房,但得想想法子呀,总不能就这样一直混吃等死吧?”
苏铁山挑了挑眉头,没好气的问道,“说的倒是轻巧,那你告诉我,想什么法子?怎么做才好?我可没本事去挣那么多钱!”
徐氏眸子转动着,透着精明与算计,“老头子,你是大哥的亲弟弟,你抽空去和大哥好好的说说,让他帮衬帮衬咱家,给咱家一点儿钱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