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换作以前,肯定得说自己年轻不着急!
现在因为对人家姑娘看对了眼,苏清辰想早点儿把张小兰娶回来当媳妇,自然不会阻拦家里人的安排。
苏家人也从苏清辰的反应上看了出来,这小子是真的把张家姑娘放在心尖上的。
李氏冲苏晚晚吩咐道,“晚宝,明天阿奶和你一块去城里,后天上昼,去人家看看,可不能空着手去女方家,得带点儿东西过去才行。”
去女方家带东西,既能显现自己的大方,又能表现出自己对女方的尊重。
这方面的钱可省不得!
给苏清辰娶媳妇马虎不得,以前家里穷的时候娶媳妇,苏家人在这方面都没小气过,别说现在苏家条件好了这么多,已经不差钱了,所以这方面更不能抠搜。
按习俗,去女方家,第一次上门,需要买两斤肉,一包糖。
剩下的其他东西,则按男方自己的心意办了。
这些东西放在二十一世纪,可能大家都看不上眼,显得太寒碜了。
可在这个年代,不管是肉还是糖,那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拿着肉或者糖上门去,已经非常体面了。
为了苏清辰的婚事能更顺利,李氏准备多买些东西送过去。
回头去城里头看看,有啥好买的东西,多买一些。
苏晚晚也不晓得应该买多少东西,既然李氏提出来一起过去,她自然不会反对。
“好,阿奶,那明天咱们一起过去。”
李氏看向了钱氏,冲钱氏道,“你是清辰的亲娘,明个儿也一块跟过去,看看有什么想买的。”
钱氏摆了摆手道,“娘,你过去就行了,有你在,哪还需要我操心呀?你看着买就行,我都听你的。
家里这段时间盖房子忙得很,得留人在家里帮忙呢。”
大嫂孙氏劝说了句,“娘,你就听阿奶的,家里有我们在就行了,少一两个人没关系。”
吴氏跟着说了句,“是啊,大嫂,还有我在家呢,你亲自过去一趟,看看有啥要买的,娘想不起来的东西,你在一旁还能提醒一下。”
见家里人都这么说了,钱氏便没有再推辞,点头应了一声道,“好,娘,那我明天跟你们一块儿过去吧。”
一家人商量好了,苏家人早早的洗漱上床睡了去。
第二天一早,苏晚晚赶着驴车去了城里,先送李氏和钱氏去了瓦市,让她们买东西去了,她和朱氏去摆摊子。
等着苏晚晚忙活好,过来接李氏和钱氏时,见李氏和钱氏已经大包小包提了不少的东西。
“娘,阿奶,你们买了什么,买了这么多呀?”苏晚晚好奇的询问了句。
第一次上门,见人家女方,应该用不着提这么多东西才对呀。
李氏笑着同苏晚晚解释道,“阿奶给你未来三嫂家买了两斤猪肉,还有一包糖,一包桂圆。想着他们家应该也有孩子,又买了一包米糕,一包桂花糕。
其他的东西是咱们自己家的,你四叔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阿奶想给他多弄点好的,所以也买了两斤肉回来。
你四叔常年在外面读书,我瞧着他身上的长衫都有非常旧了,所以又裁了两匹布,打算给你四叔做两身新衣服。
他和咱们在乡下不一样,咱们即便穿的破旧一些也没关系,可你四叔书院里的同窗很多都是家里条件好的,他不说穿的多体面,至少不能太寒碜了,免得被人瞧不起。
还有这天气热了,咱家盖房子,不管是你爹你哥哥还是工人们,都挺不容易的。所以就买了些绿豆回来,回头做绿豆汤,喝了能清凉解暑……”
苏晚晚听李氏巴拉巴拉了一堆,觉得李氏说的这些东西好像确实该买。
果然,女人就是天生的购物狂,不管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手里有钱都想出去买买买。
看到李氏和钱氏脸上堆着的笑容,就知道她们花钱的时候肯定很爽。
不过即便李氏和钱氏花再多钱,苏晚晚也不会心疼。
挣钱的目的可不就是想让家人过得快乐一些嘛。
以后她再努力多挣钱,让家里人都能享受这种购物欢乐,不缺钱花。
李氏说完后,似乎觉得东西买多了,有些不好意思的同苏晚晚道,“晚宝,你是不是觉得阿奶买多了呀?你这挣钱也挺不容易的,阿奶花钱却和流水似的,不知道节省……”
苏晚晚笑道,“阿奶,哪有呀,挣来的钱可不就是为了花出去的吗?要不然挣钱干啥?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咱们不必太省着。再说了,这些东西看着多,其实也没花多少钱。
我是怕阿奶你跑了这么久,买了这么多东西累着了!
阿奶,快把东西放在驴车上,坐下来好好歇一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