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等苏晚晚喂过去,二宝就已经张开了嘴,一副等着苏晚晚喂肉吃的架势。
那小模样,差点儿将苏晚晚的心给融化了,这小家伙怎么能萌成这样!
第241章 求求苏家
也不晓得她大嫂是怎么生的,怎么才能生下这么可爱的奶娃娃呢?
简直是又可爱又萌还聪明!
苏晚晚的要求不高,以后她能生一个和二宝一样可爱的孩子就行。
给二宝喂了几块肉,苏晚晚又去锅里盛了一碗排骨汤出来,准备给二宝喝。
排骨汤也炖得非常的香,先给二宝喝一小碗。
以前给二宝喝排骨汤的时候,小家伙都喜欢的很。
瞧见苏晚晚要给二宝喂排骨汤,大嫂赶忙道,“小妹,你先吃你的饭去,二宝我来喂就好了。”
她小妹忙了这么久,做了一大桌子菜,到现在还没歇口气吃上午饭,哪能再让她忙活,给二宝喂饭的。
苏晚晚也不勉强,将手中的排骨汤递给了大嫂,“好,大嫂,那你来喂,我先吃饭去。”
“好!”
苏晚晚盛了一碗米饭,凑合着吃了顿。
虽然好吃的菜比较多,可惜她也不能放纵自己,因为还需要减肥。
吃了一碗米饭,苏晚晚又喝了一碗排骨汤,肚子有了七八分饱,便放下了筷子不愿再吃。
“小妹,你就吃这么点就不吃了呀?”看到苏晚晚只吃了那么点儿,孙氏都有些担心苏晚晚没吃饱。
苏晚晚每天干的活儿那么重,那么累,不多吃点儿,身体哪儿能受得住?
“嗯,大嫂,我差不多吃饱了,还得减肥呢。”
孙氏知道苏晚晚要减肥,可也没想到苏晚晚能有这么大的毅力。
面前摆着那么多好吃的东西,能忍着不吃,换做她,可做不到这样。
下午,等着客人们吃的差不多了,苏清河和宋远几个人又上了一趟山。
苏家和宋家买田地的事儿也在村子里传开了。
不管苏家买了三十亩水田,还是宋远买了十亩田地的事儿,都足够让村子里人震惊不已。
苏家就不说了,都已经花了钱,盖了那么大的房子,又到哪儿弄到的多余出来的钱置办田地的!
这会儿村子里的人更好奇苏家的家底到底有多少,钱又是从哪儿弄来的。
可惜这种事情,人家肯定不会拿出来说,他们就是再想知道也白搭。
至于宋家,在村子里的人的印象中,宋家一穷二白,根本不可能有钱置办田地的,也不晓得怎么突然发达了,竟然一口气买了十亩田地。
关于苏家和宋家的事儿,村子里人在后头没少八卦。
议论到最后,大概认定的结论就是苏晚晚和宋远每天上山,肯定是寻到了啥好东西,卖了挣到了大钱,要不然实在是解释不出来缘由。
关于苏家发达的事儿,除了徐氏一家,最为气愤难受的莫过于沈家人了。
早知道苏晚晚能有这本事挣钱,他们就不退婚了。
不等于把一个摇钱树往外推吗?
沈玉珠倒觉得还好,因为一开始就不觉得苏晚晚能配得上她四哥,可是沈母周氏心里却越想越难过。
要是没退婚,按照苏晚晚以前那德行,挣钱了还不得把银子全往他们家送?
退一万步讲,让他们家沈彦早点儿把苏晚晚给娶回来,苏晚晚就是挣再多钱,那也是他们沈家的。
靠着苏晚晚挣的那些钱,他们沈家也能住上大房子,置办那么多亩田地,也能在村子里风风光光的,而且他儿子以后读书的费用直接让苏晚晚去挣,就不用她再累死累活的挣钱,供儿子读书了。
周氏的二儿媳马春花直接念叨起来,“我当初就说不要退婚吧,非得把这么好的婚事给退掉。现在好了,苏家发达了,咱们沈家一点儿光都没沾上。
苏家现在又是盖大房子,又是置办那么多的田地,估计以后在咱们村子里能排上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家。
而且还天天吃肉的!哎,要能像以前那样,也能给咱们送点过来尝尝该多好?”
马春花说着,往肚子里吞了几口口水,馋的不行。
相比于沈家其他人,其实马春花对苏晚晚的印象还不错,毕竟在苏晚晚这儿没少占便宜。
有时候马春花都搞不明白,沈家那些人的优越感是从哪儿来的。
明摆着自己也穷了吧唧的,没啥本事,至于看不起人家,觉得苏晚晚配不上他们沈家吗?
马春花不说还好,一说周氏更觉得头大,脑壳儿疼。
本来心里就已经懊悔不已了,马春花又念叨个几句,她心里自然堵得慌。
“行了,现在说这些有啥意思嘛?都已经把婚事给退了,还能怎么办?泼出去的水难不成还能收回来?”周氏轻哼了一声,不悦的回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