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掌柜的听到苏晚晚报的价,价格不贵,就是量少了点。
不过这些调料专门提供给那些特别有钱的人炒菜吃,也差不多够用。
所以考虑片刻后,钱掌柜的想也没想就立马答应了。
“好,苏姑娘,这价格我接受。能不能麻烦苏姑娘帮我托人买一些回来?”
苏晚晚没想到钱掌柜的这么爽快。
这么贵的价格竟然就答应接受了。
一文钱的价格都没有还,还真够财大气粗的。
但是她喜欢!
苏晚晚一共给钱掌柜的提供十种做菜常见的,而这个时代又没有调味料。
除去她花的成功,一天下来,她就能够赚到三两银子了。
三两银子啊!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天三两银子,一个月就是九十两银子。
这个和松茸还有所不同,采松茸有季节限制,到了一定的时间,就采不到松茸。
而且她每天都过去采,等被她全采完了以后,能赚到了钱就更少。
碰到一些特殊的天气情况,特别的事情,没办法稳定的采到松茸挣钱。
但是这些调料,聚仙楼楼每天都需要,她也能够每天稳定的提供给,这钱就稳当,不会少。
只要钱掌柜的不反悔,就是一门长久的生意。
第159章 一百两赏银
钱掌柜的还想做好聚仙楼的生意,将聚仙楼的名气打的更大一些,自然愿意做这门长久生意。
和苏晚晚商量好了以后,便决定等着苏晚晚做好菜,再去写一份契书。
古代做长久生意,都会写一份契书,类似于二十一世纪的合同,上面约定着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苏晚晚每隔一段时间得过来送一次货,钱掌柜的得按照苏晚晚之前定好的价格付钱。
在苏晚晚做好剩下两个菜后,钱掌柜的也帮着拟好了契书。
“苏姑娘,契书我已写好了,不知姑娘识不识字?如果不识字的话,可以去街上找一个读书的先生帮忙看看,我这契书写的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钱掌柜的将写好了的契书拿给了苏晚晩。
在钱掌柜的看来,苏晚晚只是一个乡下丫头,应该不至于会识字才对。
对于一般的乡下人而言,别说女娃娃不识字,很多男娃娃也不识字,能念得起书的是少数。
毕竟乡下人穷,条件差,很少有人家舍得供孩子念书的,所以能识文断字的人也很少。
谁知道苏晚晚却回了一句,“钱掌柜的,我识字,你给我看看就好。”
钱掌柜的虽然心里流露出了一抹惊讶,觉得苏晚晚识字有些不可思议,不过还是将契书给她递了过去。
她之所以会认字,主要是因为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本来就识字。
简体字和繁体字出入的并不是特别大。
尤其是对于苏晚晚这种小时候报过书法班,学习过书法的人而言就更熟悉了些,因为平时书法练的字都是繁体字。
练字练的多了,能认得的繁体字自然也多。
苏晚晚看了一下钱掌柜拟定的契书,并没有什么问题。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约定的非常清楚,苏晚晚豪爽的拿起来笔,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后按了一个红手印。
钱掌柜见苏晚晚没有什么意见,在苏晚晚落笔了以后,自己也赶紧签上了名字。
看到契书上,苏晚晩落笔写的字,钱掌柜的感慨道,“苏姑娘真是深藏不露啊,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能识字就算了,还写的一手这么好的字。”
钱掌柜的并没有任何拍马屁的意思,是真心觉得苏晚晚的字写得非常好,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苏晚晚则谦虚的笑了笑,“钱掌柜的,你过誉了,我家四叔是个秀才,我跟着他后面,耳濡目染学了一些,算不上什么。”
没办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认字写字,苏晚晚随便扯了一个理由道。
钱掌柜的听了,这才了然的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不过苏姑娘还是厉害,一般人随便学学也到达不了这个程度。”
钱掌柜的话落,便见到前堂的小二哥激动的跑了过来,同钱掌柜的道,“掌柜的,太好了,刚才收苏姑娘做的饭菜那位挑剔的客人现在不仅满意了不说,而且还给咱们酒楼付了额外的赏银,一百两银子呢!”
店小二说着,将楚风给的一百两银票递给了钱掌柜的。
看到这一百两赏银,钱掌柜的就更加确定刚才那位挑剔的客人不是好惹的主。
这么多的钱随便拿出来赏给别人,一看就不是缺钱的主,这身份自然不同凡响。
今天还好没得罪了,要不然只怕会给他们聚仙楼惹来麻烦。
钱掌柜可没想着一份上赏钱,那没得罪着一个大佬,给他们聚仙楼招来麻烦,钱掌柜的就已经很感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