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是他们每天都要去镇子上,并不是偶尔过去,坐牛车每天两个人加起来得六文钱的路费,一个月下来也得一百多文。
常年下来,花这么多路费还不如买头驴子呢!
如果没这条件就算了,现在家里有这个条件,完全可以承受得住。
朱氏听到苏晚晚这提议,点了点头道,“当然好啦,小妹,咱们每天去城里,如果有驴车的话,肯定会方便很多。
不过小妹,这一头驴车的价格可不低,至少好几两银子呢。”
朱氏想到钱,还是有点儿心疼。
苏晚晚知道朱氏心疼银子,便道,“二嫂,没事儿,几两银子咱们也能付的起。
主要每天都能用,早买晚买总归是要买的。
有了驴车,咱们就不用怕耽搁时间,来回城里也能方便点。”
朱氏知道苏晚晚这话不假。
如果一直要来城里做生意,肯定少不了驴车。早买了还能省点儿坐牛车的路费。
“小妹,这事儿咱们回去和家里商量一下。”
苏晚晚点头道,“行!”
对他们乡下人来说,买驴子也是一件大事儿,毕竟得花不少钱,不能她一个人拍拍脑袋决定。
两个人到了城里,先去摆摊卖完了甜水,随后卖完了甜水,便去了一趟酒楼,等着酒楼的松茸卖了出去,才去了瓦市卖泥鳅黄鳝,以及她二叔编的东西。
而苏晚晚和朱氏不知道,他们两个人过去卖甜水后,苏丽丽偷偷的跟着过来,将他们卖甜水的事儿摸了清楚。
苏丽丽原本还以为苏晚晚卖什么,原来卖的只是甜水而已,而且一碗水要一文钱,还那么多人买,要不是自己亲眼看,都有点儿不敢相信。
这生意苏晚晚能做,她也能做。
苏丽丽决定回去,和家里人说一下卖甜水的事。
如果能和苏晚晚这样賺钱,他们家也能发达,也能天天吃上肉。
原本苏丽丽还想着和苏晚晚套近乎,打探一下情况。
现在倒好,不用怎么打探,偷偷的跟过来就已经打听的差不多了。
也省的她看苏晚晚的脸色,热脸贴冷屁股,找苏晚晚询问。
呵呵,等她抢了苏晚晚的生意,有的苏晚晚哭的。
这般想着,苏丽丽的心情顿时美妙了起来。
苏晚晚和朱氏去了瓦市,来的比较晚,好在等了一会儿就守到了摊位。
“走一走,瞧一瞧,看一看喽,黄鳝便宜卖,篮子,篓子,筛子,筐子都便宜卖喽。”
苏晚晚这么一吆喝,立马引起来逛瓦市人的注意。
“姑娘,你这黄鳝怎么卖呀?”
“大娘,我这黄鳝粗的十二文钱一斤,细的的十文钱一斤。”
“那也不少了!价格有点贵,姑娘,你能不能便宜点?”
苏晚晚想了想道,“大娘,相比较肉来说,我这黄鳝不贵了。你去问问,我给的绝对是公道价!
你要能买两斤黄鳝,我这儿的篮子,筐子,随便你挑一个,免费送给你!”
妇人看了一眼苏晚晚的篮子,筐子,感觉还不错,便道,“那行,姑娘,你给我称两斤粗的黄鳝!”
“好嘞,大娘,东西你自己挑。”
“行,姑娘,你这做生意厚道!”
不管咋说,这几个篮子,箩筐,单独拿出去卖,也能卖个几文钱。
反正黄鳝的价格确实不贵,她买两斤回去吃吃,还能多拿一个篮子,再好不过的买卖。
朱氏利落的帮着称了两斤黄鳝,这个妇人也挑好了一个篮子,付了钱后便欢欢喜喜的离开。
苏晚晚将两样东西在一块儿顺带着卖,效果倒还不错,不少人图一个占便宜的心理,冲着这些篮子筐子来买黄鳝的。
没一会儿,这些东西便全卖了出去。
一共挣了一百多文,钱不算很多,不过苏晚晚也已经满足。
苏晚晚和朱氏收了摊,在瓦市逛了下,没有买肉,不过还是买了两根筒子骨回去。
一根自己家炖汤,一根给宋家去。
第119章 缺一味药材
筒子骨价格不贵,一斤也就三四文钱,两节筒子骨只花了五文。这么点钱苏晚晚觉得很划算,美味又营养,比买肉吃划算很多。
至于她想买筒子骨,不光宋志需要喝点骨头汤,补补身子,家里的几个小萝卜头同样需要。
另外苏晚晚又去买了两块豆腐。
别的东西吃不起,豆腐的价格却很便宜的,一块豆腐只要两文钱。
豆腐里蛋白质含量比较高,吃不起肉,但用豆腐来代替却还不错。
买好了这些,苏晚晚和朱氏便离开了瓦市这边。
“二嫂,我还得去一趟药铺。”
朱氏还以为苏晚晚怎么了,便问道,“晚宝,去药铺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