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归(142)

作者:麻辣烫多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想说,不,母妃并不知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尚未摘掉一人之下的帽子,尝到万万人之上的滋味儿,便已经情不自禁开始肖想天下共主的冕旒金冠,只是这话不能说,母亲听了更要道他异想天开。

“母妃教训得是,儿臣定当铭记于心,儿臣还有要事在身,且先行告退。”

“去吧,好好想想我对你说的话,莫在胡思乱想,更不许乱来。”

“是,儿臣省得。”

慕容詹大步离开毓秀宫,他的母妃是个英明的女人,但他能够察觉到,扶他坐上太子已是母妃所能达到的极限,剩下的只能靠他自行谋划,杀死一个人的方法有很多,既然父皇尚未决断,那么他也只好选择一种最稳妥也最安全的手段。

小安子一路跑回寒露宫,只要一想起他的二斗米和即将到手的六百钱就这么不翼而飞,依然肉疼得想哭。

主子跟顾斐去见皇帝陛下前,交代他两件事,一、先回寒露宫,安抚宫里两大一小,还有那条恶犬;二、去城东白石坊,告诉坊主人,多谢几番出手相助,两鬼奴目下一切安好,无须挂虑。

坊主人是谁,主子没告诉他,只说你见了就知道,并再三交代,不许对那人乱说些有的没的。

压根不用等见了,瞧他主子神情就知晓了,除了裴公子,还能有谁?不叫他乱说有的没的,又不交代清楚,他怎知哪些是有的,哪些是没的?

池中锦鲤“腾”得跃出水面,又“哗”得一声钻入水底,哪怕屋里这般热闹,顾斐好似依然能听见窗外鱼池中鱼儿嬉闹的声响,也许是他屏着呼吸,反令听觉更加敏锐,他按着腰上佩剑,一动不动侍立在老祖宗身后,望着眼前其乐融融的一屋,感到背上寒毛倒竖。

自三年前康王府事发,老祖宗就再没踏进这宫门一步,更别提与君王这般面对面闲坐谈天,而他主子更加诡异,分明弱冠少年,可与父祖一辈聊起老来病竟头头是道,什么风湿腿寒关节痛,脾虚肾亏筋骨乏,简直感同身受,无有不知,就好似那副少年躯壳里藏的并非少年人,而是住了个七老八十的衰魂病鬼。

三人一道唏嘘扼腕,一道摇首喟叹,一道怅言人生短暂,一道痛陈处世艰难,一道数落子孙不孝,一道感慨时光一去不返。

在顾家这一代里,无论资质抑或能力,顾斐自问只居中流,他起初也不明白自己究竟哪一点值得老祖宗青睐,后来是偶听父亲说起才知晓,得老祖宗青睐的,不是他,而是他主子。

众多皇子之中,为何老祖宗独独青睐他主子?若说雄心壮志,从前或许还有,但自打主子搬进寒露宫,心气好似已磨得一干二净,耽于一帘风月闲,再不提君王天下事。

皇帝与顾老太爷心照不宣,避而不谈当年事,都给各自留着面子,可赢就是赢,输就是输,即便只字不提,那件事也依然是横亘在君臣之间的一座大山,令顾氏自今而后,忠心留有一线,君王坐立难安,信任土崩瓦解。

有些话,皇帝不愿说,说了就代表认输服软,但顾老头子逼上门来,非要他低这个头,识这个理。

“六儿,你从南国采买的那两个奴隶,明公觉得根骨不错,想收入府中,你稍后就让人送去顾府。”

这话一说,室中气氛才算回复正常,先是主子与陛下吵,再是主子跟老太爷吵,跟着老太爷又跟陛下吵,最后三人吵作一团,已分不清谁跟谁吵,只能瞧见老的少的个个脸红筋暴,怒发上指,诤叱诘驳,吵得声震屋宇。

他们争的事情太多了,顾斐也没记下多少,总之就是他主子耻笑君王讨好权臣没骨气,又说老祖宗一把年纪无气量,屁大点儿事,记起仇来没完没了。

陛下痛斥他主子忤逆不孝,讽刺老祖宗倚老卖老。

老祖宗则大骂他父子丧良心,两面三刀,口蜜腹剑,做人忒不地道。

最后吵着吵着,也不知怎么了,竟是老祖宗与陛下冰释前嫌,统一阵线,你一言,我一语,说他主子在外使面前,令国君失仪,是为不忠;行为恣肆,忤逆犯上,是为不孝;无事生非,慢辱功臣,是为不仁;自行其是,逞强好胜,是为不义;扰乱公堂,妄议国法,是为无礼;藐视伦常,悖德乱纪,是为无行;人鬼不分,禽兽不辨,是为无耻,并一致认为他主子没半点皇嗣的样子。

顾斐清楚,他主子不会把两个鬼族交给顾家,因为来时路上,那人已斩钉截铁对他说过,“他二人既跟了我,无论如何,我绝不可能叫他们从康王府的试验品再变回顾家的试验品。”

他主子猜得没错,顾家是要将人带回去试验,没理由康王府制出的神兵,顾家制不出,他们需要证明,顾家不单能制出,而且制出的东西,还会比那些失败的残次品更具威力。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