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李二凤的心中有多少思量,他脸上的笑容不变,“敢问尊师仙乡何处?我虽不能和尊师相见,但也想听听尊师的名号。但若是为难二位,那便不必说了。”
清风明月对视了一眼,而后说道:“唐皇说笑了,家师的身份并无什么特别。家师乃是五庄观观主,他人称一声镇元大仙。”就在此时,二人显示听见了什么,回头看了一眼观内,又转过身来对李二凤说道:“唐皇,时间到了,你该醒了。”
“等等!”李二凤猛地起身,却发现自己在长安的寝殿内,而不是在那个气派的五庄观前。
“二郎?”长孙皇后也跟着起身,手搭在了李二凤的肩上,“发生何事?”
“我果然是入梦了。”李二凤说道。他将梦中的所见所闻都说与长孙皇后听,“看来我今日若有所感,也许是因为那两位童子的师父进了长安城了。”
在这妖鬼横行的世间,长安的百姓得以安居乐意,自然是因为这里的特别。不管是神是仙,是妖是鬼,到了长安就要守长安的规矩。
不得随意使用法术,不得手沾无辜之人的鲜血,不得随意挑衅滋事。若是有违这些规矩,就会惹来镇守长安城内的山河鼎的雷击。不仅是长安城如此,其他的大城池也是如此。小镇子或者其他村子会差了些,但是有公人的正气和煞气守着,寻常小妖小怪不敢惹事。
正是如此,这唐国才会有了这繁盛之景。而长安更是重中之重,即便是九天的神,到这里也不能肆意妄为。而身为长安城皇宫的主人,李二凤又是一个明君,自然会有所感应。
镇元子也是知道此事,所以才让清风明月在梦中转告。他是带着青杏来长安城游玩的,可没有要见唐皇的意思。所以,即便是入梦,他也不愿意出现在唐皇的面前。
“镇元大仙?”长孙皇后沉吟思索,“总觉得这名号有些熟悉。”
李二凤连忙追问,“观音婢听过?”
“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长孙皇后不太确定,“过去得太久了,我实在是记不清了。不若我去问问长兄,也许他还留着这本书。”
“好,那就有劳观音婢了。”李二凤说道。
此时的镇元子看向皇宫,只一眼,他就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虽然只有一眼,但也还是被青杏看见了,她奇怪道:“兄长在看什么?”她顺着镇元子的方向看过去,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或者有趣的事情。
不过她又想着,也许是他的修为高,所以看的地方其实一丝在千里之外?
“唐皇在查我的身份。”镇元子回道。
“唐皇?”青杏惊讶不已,“他怎么会想要查兄长的身份呢?”
镇元子说道:“天道对人族多有偏爱,你我在进城的那一刻,唐皇便感觉到了。这是天道的制约。不过你不必烦忧,只要不在长安城内乱来,便不会有事的。”即便是惹事了,那由人族呕心沥血铸造而成的山河鼎也伤不了他。
只是他带着青杏出来是想她开心的,这等无谓的事情,若是没有必要,他当然不会去做。
“我们只是来玩的,怎么会惹事呢?对吧,兄长?”青杏眨巴着眼睛,笑容明媚动人。
其实青杏有点点心虚,因为她之前也是被天道偏爱的人族。嗯咳,虽然她现在化形和真身都不是人了,但是她的内里还是人,她一直把自己当人。
所以,在听到镇元子这么说的时候,会有点点心虚。因为他很明显是不被天道偏爱的,不然也不会这么说了。
事实上,青杏并不知道她现在依旧得到天道的偏爱。她就像是流落在外受苦的女儿,好不容易回家了,当然要好好补偿她了。所以,爱屋及乌,天道对她的偏爱也给了镇元子一点。
只是此事,不管是她还是镇元子,都不知晓罢了。
镇元子的手点了点青杏眉心的朱色杏花,笑道:“自然。”
青杏摸了摸自己的眉心,她发现了,他好像特别喜欢她眉心的这朵杏花。他经常点一点这里,也会亲亲这里。只是一朵比较好看的朱色杏花,虽然是除不去的跟胎记一样的东西,但是他怎么这般喜欢呢?
不过她想这大概是兄长的癖好,自己不好问,也就不问了。
其实如果青杏问了,就会知道事情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原本的她的魂魄和杏树有些不太贴合,身上看上去虽然比凡人强,但在镇元子看来实则是孱弱极了。当这朵杏花出现的时候,便是魂魄和杏树相贴合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