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跳得急,乐甘“砰”地一下直接摔在了地上,木凳也撞翻了。他半晌没说话,只是轻吸了几口气,默然地揉着膝盖。
“面条先不急。”江念博感知到了反常,“怎么回事?乐甘,你不舒服?”
“没,没怎么。”乐甘擦了两下鼻子,又把眼眶里蓄满的泪水憋了回去。
江念博一个箭步上前,撩起他的裤腿——他的裤腿上蒙着一层黄泥,已经干涸了。
乐甘膝盖骨的地方青紫凸浮,看上去可怖至极,脚踝也肿成了个大馒头。
“在哪儿摔的?狠不狠?”一看便知是从老电驴上掉了下来,江念博嗓子仿佛被砂纸刮了三五道,哑着声音问他。
乐甘微红的眼眶像一对烙铁,狠狠地烫到了他的心。
乐甘挡住他的手,放下裤腿撑着身子站起,朝煮面桶旁边走去,浑然自若道:“一点小伤,真的没事,哥哥我先去给你拿爱心面条。”
江念博以前“训”过乐甘很多次,他大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唯有一句,被他深深刻在了大脑里:“你喜欢的东西,就要花钱买”。
他喜欢在面馆里住下,看街坊热火朝天地揽客,听食客天南海北的聊天。面馆有着和江科大、甚至和“碗结界”、仙界都迥然不同的轻松快乐。
但他没有钱。
每天清晨,他只能偷偷给哥哥做一碗热干面。
这碗面条是物理意义上的“素面朝天”,不添加任何配料,只有乐甘的眼泪。
然而江念博每天一起床就欠食客一两千碗热干面,忙起来连口水都来不及喝,更别说举起筷子卷面条了,乐甘见状,一种莫名的忧心涌上心头,却又无计可施。
他不知道自己在愁什么。是半口未动、坨成“干尸”的面条?抑或是江念博揉着肚子、忍饥挨饿做生意的模样?
某日他去【老五烧烤】串门,在店里看到了某种“黑科技”——密封打包袋。
据店主“老五”说,如今的外卖生意有冒头的趋势,烧烤不方便送外卖,一来是温度,二来是味道,店里这才引进了这种密封打包袋,将餐品装进袋中,用手泵抽掉空气,食物就能保鲜锁味很久。
乐甘二话不说立刻刷脸借了一打密封袋,于是就有了如今的“爱心面条”。
透明的密封袋里,只有一团淡黄色的碱水面,再无其他;不知是否是巧合,碱水面被压成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心形。当乐甘打开密封袋之时,无数香氛分子化身博尔特和刘翔,百米冲刺一样钻进了江念博的鼻腔。
【乐甘面】的独门秘技就是特调的芝麻酱,在食客间拥有着“香气上瘾”、“越吃越上头”、“我擦老板不会是在芝麻酱里放罂|粟壳了吧”等一众美誉,然而这碗“爱心面条”,香味却比店里卖的更加馥郁绵甜。
原因无他——店中密封罐里的眼泪是稀释的,而“爱心面条”,用的是每天清晨乐甘洗漱完毕后,挤出的第一滴泪。
腿上的疼痛消失了不少,乐甘于是道:“刚才蒋哥来,我都没敢提,怕他跟你抢这袋面。”
江念博啼笑皆非:“你还防着他?”
“‘爱心面条’只给哥哥。”乐甘唇边堆起了一弧可爱的月牙。
这表情太撩了,看上去甜蜜又蛊惑,江念博只觉自己像只掉进糖罐的蚂蚁。
“先放着吧。”江念博凝滞了片刻,像在躲闪什么似的转了身。
乐甘嘴角耷了下来,很是失望:“‘爱心面条’你不喜欢吗?”
“很喜欢。”江念博收起心猿意马的思绪,长呼一口气,回了头。
他目光定在他的膝盖和脚踝上:“但是,我得先给你拿红花油。”
作者有话说:
2012年,五万多块钱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真的不少了。
------
乐甘(惊恐脸):红花油?退!退!退!
第27章 “快把我杀了给你俩助兴。”
时隔一个月,蒋晓博带着人和任务,再度来到了光湾街。
刚拐进小路,他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得呆若木鸡。
夜幕低垂,路灯下,以光湾街入口为起点,人们排成长队,歪扭的曲线终点是【乐甘面】。
十一月底,路两旁的柏树虽然苍翠依旧,但已然挡不住动辄发飙的冬风。食客们或搓手捂脸,或裹紧外套,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跟蒋晓博一同来光湾街的,是博士宿舍1号楼的“三宅一生”三位同学,其中一人大概是当了太久宅男,甫一见到这番大阵仗,整个人怂得不行,当场打算原路返回。幸而蒋晓博眼疾手快拉住了他,又让旁边的“二宅”一左一右架着胳膊,飘飘悠悠走到了【乐甘面】门口。
面馆门前的架势比路口更焦灼,食客们摩肩接踵,吵嚷声盖过了隔壁小卖部老板功放的抗日神剧,蒋晓博直觉,如果他此时加塞进去,一定会被挤成照片,黑白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