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无论希望有多渺茫,贝季风都想搏一搏试镜,万一能有意外之喜呢?
夜幕降临。
贝季风约了苏恒和江空在壹号湖畔见面,那是申城有名的高级会所,世家子弟的聚集地。贝季风在壹号湖畔有一层专属的包厢,他到的时候,江空和苏恒已经叫了一轮酒了,黑绿色的大理石桌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一排排小烈酒杯,空气里充斥着馥郁的酒精味。
“一杯无酒精的水果宾治,谢谢。”贝季风入座后,对服务员吩咐道。
坐在对面的江空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来俱乐部喝果汁,有你的。”
他不情愿地从牛仔裤里摸出一张红色纸钞,塞进苏恒自觉摊开的掌心里。后者轻笑解释,“我们赌你第一杯喝什么。”
贝季风挑眉,颇为不理解地看向江空,“《破光》的新男主连个影子都没有,我还有心情喝酒?”
他和周恺不一样,《破光》开拍在即,贝季风不会没分寸地放纵自己。更何况,除了必要的应酬场合,他本就很少在外喝酒,最多是在没项目的时候与江空、苏恒小酌几杯。
两人都是他私交不错的朋友。
苏恒是贝季风高中时期的后桌,两人因入行的圈子相同,故而一直保持着年少时的友谊。
而江空,是京市名门江家的小少爷,江空的父亲与贝季风的父亲贝森远是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两家人交情颇深。贝季风在意大利生活的时候就见过江空好几次,不过两人真正熟络起来还是在大学以后,江空考进了申城戏剧学院的摄影专业,从京市搬到申城生活,与贝季风成为校友。
“话说回来,我都不知道你和周恺已经分手了。”江空边说边闷了一小杯龙舌兰,“他是不是眼瞎,那个三线网红到底哪里比你强?”
贝季风耸耸肩,表示自己不知道。
论外形、论气质、论家世,贝季风都是万里挑一的条件。
他的父亲贝森远是贝嘉集团的掌舵人,掌握着大半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贝家在南方的豪门世家间有着不可撼动的龙头地位。贝季风的母亲乔娅同样出身显赫,是中意混血,来自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当地一个颇有威望的家族,还一手创办了时尚圈的“圣经”——《B&A》杂志。
可以说,贝季风是标准的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
对于这段感情的结束,贝季风接受得很平静。
或许是因为他早有预见,又或许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更离谱、更荒唐的恋爱,倒不显得周恺的出轨有多么不体面。
总之,事已至此,贝季风没有任何留恋,也不想深究对方出轨的原因。
优越的家世总能让他轻而易举地得到想要的东西,拥有的太多、太轻易,能让人耿耿于怀、执着不放的就显得很少。
周恺显然不是其中之一。
第3章 推荐
一个月前,贝季风去云南为《破光》选景,比原计划的行程提前了两天返回申城。他原想给周恺一个惊喜,却没想到回到公寓后会看到一个陌生的男孩裸着双腿站在他们的客厅里。
周恺从淋浴间里走出来,身上披着松松垮垮的浴衣,湿漉漉的发丝淌着水,诧异的神色只在他的眼瞳中一闪而过,紧接着男人没有丝毫的慌乱和愧疚,只沉默地与贝季风对视。
他们相识在贝季风大二的那年。
周恺年长两岁,毕业前夕就参演了傅珏的冲奖作品《暗夜里行走》,又以这部电影里的男三一角荣获了当年的最佳新人奖,出道就奠定了在影视圈中的一线小生地位,是科班出身的青年演员中发展最为一帆风顺、平步青云的人之一。
而《暗夜里行走》这部作品,正是贝季风拜师傅珏后的第一个项目。
两人同是剧组新人,又都就读于申城戏剧学院,时常结伴往返于校园和片场,久而久之就拉近了关系。
打从第一次见面起,周恺就没掩饰过对贝季风的兴趣与好感。在同性婚姻即将被合法化的环境下,同性之间的求爱不需要再被隐藏或遮掩,不过,当时的贝季风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考虑过恋爱这回事了,直到周恺在一次酒吧聚会上试图拥抱他时,他才后知后觉地接收到对方暧昧的暗示。
贝季风拒绝了,委婉却干脆。
他的刻意疏远让情场经验丰富的周恺识趣地后退,电影杀青后,两人在私下便没了往来,最多只是校园里偶遇时打个招呼的关系。
再次产生交集是在贝季风大四的时候。
在傅珏的支持下,贝季风当时已有独立执导院线电影的计划。事实上,电影确实开拍了,周恺被傅珏推荐为男主角。只可惜,这部影片最终因剧本问题而搁浅,贝季风作为导演被千夫所指,他有些心灰意冷地放弃了大电影的拍摄,转而选择留校进修,同时转战小众短片与微电影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