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归家,宣楼把贾琏叫进房内,手执荆条。
贾琏吓得立马跪地,赶紧解释今天吃饭的事:“老爷睡着了,儿子怕林妹妹身子不好再饿着,便先叫她吃。儿子有什么错?”
“不是这件。”宣楼挥舞手里的荆条,一下子抽打在桌上。
声音震得贾琏心颤颤,贾琏心里开始不停的反思自己近日的过错。难道是来旺那小子告密?
贾琏认命道:“儿子,儿子趁找石头的功夫去了妓馆。但儿子真的没耽误时间,就一小会儿,一小会便办完事儿了。”
“一小会儿?”宣楼将目光移到道贾琏的□□,手微微一动,荆条也跟着动起来。
“啊——”贾琏惧怕地投降道,“我说我说!是两个时辰。”
“呵,还打起持久战了。”他不管贾琏去外头怎么玩,但耽误他办的事就是错,全是错!宣楼冷冷的瞪着贾琏,破口骂道,“刚赏了人给你,你就去外头撒野。你那玩意儿有多痒?若痒得受不了,告诉老子啊,老子帮你解决。”
贾琏想歪了,赤红着脸看着宣楼:“老爷,您——”
“一刀给你切下来,丢出去喂狗!”
贾琏吓得顿时蔫了,不住地磕头赔罪。
“别说老爷我不仁慈,给你个机会,你自己说该怎么罚。”宣楼一手托着下巴,嘴角带着玩味的笑容,冷冰冰的看着贾琏。
贾琏又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老爷这是在考他。惩罚说轻了,一准激怒老爷罚得更重。
比起打板子,还是动动笔头子好些。
再说,回头把时间拖一拖,老爷保不齐就给忘了呢。
贾琏憋着嘴委屈道:“儿子愿抄孝经一百遍,谨记教训。”
“多久?”宣楼眯眼看他。
贾琏抖了抖嘴:“一月?”
“谅你学识鄙陋,就等你一月,将四书五经誊写一遍给我。”宣楼道。
四书五经一共的字数比抄一百遍孝经还多呢!老爷这是要他的命啊!不过,他也有没法子应对,他可以找个人帮他抄……
又过二十多天,盛夏来临,扬州城内像下了火一般闷热。
昨晚的一场大雨后,天气凉爽不少。
宣楼睡到中午才行,伸个懒腰。贾琏早候在床前,赶紧将贾母传来的信送到老爷跟前。
宣楼打开一瞧,不耐烦的对贾琏道:“收拾东西,回家。”
贾琏料知贾母会来信催他们,必定是受了王熙凤那厮的蛊惑。他不想回去,却也是无奈,只能收拾行李,知会林如海。
贾敏而今能下床走动走动了,人也精神。她心里对大哥是越来越感激。贾敏忽听闻大哥要走,她赶紧带着女儿第一时间来告别。
“妹妹都想通了,大哥和夫君说得都对,当初是我自己想不开。”
“明白就好。”宣楼睡意未退,硬扯开眼皮,敷衍一句。
贾敏唤迎春带着黛玉去玩,方对宣楼开口,“大哥,你说妹妹这把年纪了,还能……”贾敏红了脸,尴尬道,“大哥之前说过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宣楼听明白了,贾敏是在说生孩子的事儿。繁育后代有什么好丢人的,还害羞!
“这么简单的事儿还用问我?不过你得先把身体养好,你的心病也得一遭去了。别再生个像黛玉那样的,打娘胎里就带着毒,身子不足。”
提起黛玉,贾敏愧疚不已,点点头。
“母亲,我和二表姐抓了一只蝴蝶,可漂亮了呢。”黛玉欢喜的跑进门,扑到贾敏的怀里。
贾敏笑着点点头,问她蝴蝶呢。
“又放了,女儿想蝴蝶也有母亲的,保不齐她母亲正等着她回家呢。女儿不忍心让她们母子分离。”黛玉说着说着鼻子发酸,含着泪。
迎春笑劝:“可别哭了,姑母的病已好了,你瞧,这不是好好的。”
黛玉羞红了脸,窝进贾敏的怀里不出来。
宣楼瞧着满身灵气的黛玉,忽然有点舍不得了。“偌大的林府后宅,就你们母女俩,难怪闷得慌。你先前不是说过,等病好了就去瞧母亲。你的话还作不作数?”
贾敏愣了下,惊讶的看着宣楼:“大哥的意思是让我去京城?”
“散散心,走走亲戚,顺便就养病了。你就是没事可忙,才会整日瞎想。瞧你大哥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可没功夫琢磨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他可忙了,每天忙得连睡眠时间都保证不了。特别是做人之后,他一日也就睡六七个时辰的觉,从前他每天要睡足十个时辰才够的。
“这……容妹妹再想想。”贾敏迟疑道。
“你随意,总归后天我就走,日子定准了就不改。”宣楼催促完贾敏,便摆摆手出门。
好些日子没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