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长的回忆走马灯似的,往往只会让人生出虚幻之感,却总是忽略到细枝末节,唤不醒曾经的感情共鸣。
这么一段回忆下来,徐芹反而对白锦儿提出的问题更加的迷茫了。
白锦儿瞥了他一眼,看出了少年眼神中流露出的迷茫,
她将洗干净的碗放在一边,拿起另一个脏碗。
“小时候救了你们一个村子的那个人,你是看见他做了什么才这么憧憬他的?是什么理由支持着你这么些年,放弃了家中的田地,做着别人眼中的傻事,到了十八岁这年独身一人来到长安呢?
来到长安之后,你遇到的那些朋友,
你又憧憬他们什么呢?”
“我”
“你难道是喜欢那看那杀人?羡慕武艺高强者万军之中取人项上首级轻而易举?那你应当去崇拜那些大将军,他们身手矫健,勇冠三军,如果你是憧憬这种人,应当去当兵才是。
还是说你羡慕你那些朋友快哉肆意,挥金如土的潇洒生活?既然如此,那你应当憧憬自己为毫无负担的富家子弟,家中积财累宝,挥霍一世也没有问题,
你应当憧憬这样的人才是。
可你为何偏偏想当一个侠客?
在我看来,侠客和这两种人,完全不一样。
侠客学武,不应当是为了杀人;侠客散金,也不是为了摆阔。学武应当是为了行侠,散金应当是为了仗义,
若没有这样的想法,何必说自己是侠客呢?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古往今来多少侠客,若是青史留名,必然是背负大义的,就这一点,就可窥侠字本意。”
“那我,一辈子都当不了侠客了……”
“嗯?为何?”
“因,因为,我,我没有那么厉害的本事,怎么可能有那种能保护天下保护国家的本领呢……”
“啊,那可能是我的表达有问题,”
白锦儿站起身来,甩了甩手上的水滴。她看着仰望着自己一脸疑惑的徐芹,对他莞尔一笑。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并不是只有为国为民的人才能称为侠,
毕竟世上普通人的数量,是比那些厉害的人,多的太多了。”
(本章完)
第836章 行侠
“回去好好种地,
可别再没日胡想些乱七八糟的了。”
白锦儿拍了拍徐芹的肩膀,顺便把包好的蒸饼递到他的手里。
“这点就给你在回家的路上吃吧。”
“谢谢老板娘,”
徐芹抱着那一包蒸饼,对着白锦儿深深鞠了一躬;除了白锦儿,他对着旁边的刘饕和岑溪也都弯了腰,嘴里也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谢谢,谢谢,我会记得大家和我说的话的,我不会忘记的。”
“好了,客套话就说到这儿吧,”
白锦儿推着他往前走,
“早些出发,待会儿天晚了就不好的赶路了。”
“我知道了,那,我就走了,”
说着他又对着三人施了好几个礼,这才朝着街道外面走去。
看着少年缓缓离去的背影,白锦儿怀抱着手,
“唉,竟然还有这样傻乎乎的小子,我算是长了见识了。”
“这有什么的,”
刘饕在一旁说道:“年轻的时候谁没有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了。我还见过更离谱的呢,哎小丫头,你记不记得就你们梨花巷旁琅曲那儿,有个姓封的人家,他们家小女儿啊”
三人一边说着一边进了店子,
徐芹是走了,他们还得开店呢。
行走在朱雀大街上,徐芹不住地看着四周渐渐后退的景色——要说心中没有惋惜不舍,是不可能的,虽然他来长安城的时间不长,但从某种角度,也算是享受过繁华吃过苦了。
徐芹毕竟年少,从小生长的地方乡风淳朴,哪里知道自己遇到白锦儿一行算是遇到好人,
但凡遇到一些不饶人的,断不能这么轻易就摆脱。
原本徐芹是想从金光门出,但是那儿今天来了州府上的车队,四周全叫金吾卫围住了,本来就人多拥挤的路,此时更是难走。于是徐芹就打算转延平门出去,虽多走了些路,但胜在方便。
“慢点大家慢点!别推!”
想是这么想的,
结果都到了延平门,才发现城门外正在修路,有一半的道路走不了。
“后面的慢点!别急!”
攒动的人头让暂时垫路的木板看起来格外狭窄,徐芹抱着白锦儿给他的蒸饼,艰难地夹在人潮里面朝前挪动,
耳边时不时还传来某人的抱怨声,
维护秩序的金吾卫在远处说笑着,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边“堆积”的百姓上。
奋力地将脑袋抬高,呼吸了口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