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想继续待在这里,于是快步走回自己的休息仓。
独处时,李瑞君依旧觉得不好受。
他看的那本书上有陶满的随手笔记,上面对于星际航行,有一段非常“陶满式”的描述:
“如果哪天冰封星系可以去了,我就要去挖低温钛,做一个星际矿工!在星际旅行的时候,可以看窗户上的残影,辨认79种已被发现的宇宙飞石,也许还会有新石头被我发现呢?加油加油加油!”
但李瑞君无法辨认那些路过的石头,而且腺体胀痛。
这段时间他不断喝药,拒绝了李家安排的各种“身份清白、愿意献身的Omega”,没办法了,现在才到要用抑制针的状况。
时诘说他的腺体发热不正常,一半是受了此前胡宁那些药物作用的影响——那些药的后遗症很坏——但还有一半是精神刺激导致。
时诘的原话是:“思念带来的害怕失去的焦虑和恐慌。”
起初,李瑞君觉得他疯了,后来发现疯的也许是自己。在等陶满消息的这段时间,李瑞君表现得有多镇定,心里就有多不安。
这种情绪在星际穿梭间又被放大了些。
这里一片漆黑,十分安静,人类有限的资源和力量打造出的一些星际设施零散分布其中,但越往外走,就越荒芜,连这样的设施也不多见了。
仓内过于安静,李瑞君在药效过去后,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声。
几扇窗户上印出他自己的倒影,每一张脸都没什么表情。李瑞君惯于掩饰情绪,也掩饰疼痛和不适,只是此刻他疲于伪装,累得什么表情也维持不了,看上去比一脸严肃时更吓人。
唯有低头看到书上陶满的字时,他的表情才有点人气似的动了一下。
-
过于漫长的星际航行和危险目的地给星舰上所有人带来了影响,研究员们反复测算、讨论、争辩观点,特战队员日复一日巡视、检查、训练备降和紧急脱险,很快,压抑的情绪在舰上蔓延开。
李瑞君不得不放下陶满那本书,被请去控制室、公共休息室等区域晃悠,拿自己临时学的半吊子知识协助各项工作。
说来也怪,他是退役的将军,又完全没有科研背景,但只要他往人堆里一站,好像所有人都相信他。
在他们马不停蹄赶了1个多月的路之后,开始看到冰封星系外围的冰层。
这里的冰封层厚实且不透光,是一种暗灰色的质地,远看和寻常石头很像。科学界普遍认为这里曾存在一个或多个含水量极高、温度极低的星体,爆炸后迅速形成了这层面积巨大的冰层,四面八方无死角地包裹住了内部巨大的宇宙空间。
不过冰层本身呈现不规则形状,如果是爆炸产生,好像那次大爆炸的威力在各个方向上还不大一致,毫无规律可言。
破冰舰的舰体开始传出轻微声响。
带队的姜主任道:“别担心,是舰体自己在除霜防冻。”
他们沿陶满那艘星舰规划的路线行进,很快在未到达移动信号站的地方,就发现了异常。
“上将,快看——”
“姜主任!”
李瑞君快了一步上前,借助禄神望远镜,观察到了那一带无人区的情况。
其他人也挤了过来,纷纷探出身子察看。
“天呐,这是……”
第66章 最快的方案
眼前的一幕让整艘星舰上的人都头皮发麻。
原本应该只有碎石和太空垃圾无序漂浮的地方,被大量人造磁场吸附在了一条环形道里头,不断地循环打转。磁场物质应该是被弃用后未能回收的早期深空探索装置,它们不知为何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强大磁吸力,环绕着整个磁场形成了这条离奇的轨道。
而在轨道上,他们可以看到碎裂不整的冰石、已被破坏的仅存3/4大小的半球星体、人类活动留下的残骸,以及……
一艘小中型破冰舰。
那艘舰的舰体涂着那所私有研究所的标志,无疑就是大家在找寻的目标,而此时从望远镜看出去,舰上根本看不到人。
李瑞君当即感到头脑发胀,耳蜗传来一阵阵刺痛,舱内的氧气好像都变得稀薄了。
破冰舰诡异地跟随碎冰碎石一块儿绕着圈,仿佛陷入某种宇宙轮回,不停歇、不偏航。
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这点,带队的姜主任脸色发白,颤抖着嘴唇喃喃道:“我可答应过老袁,要把他们那小孩带回去的,这……”
李瑞君一下子捏碎了手边一只杯子。
杯壁碎裂弄出了很大动静,姜主任如梦初醒,立刻收住话头,转而开始布置:“测一下磁场数据,看看我们最近能靠到什么位置,尽量接近那艘破冰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