莹姐儿抱住雁雁,“雁雁姐,你放心,我不走的。”
孙三娘瞧着好笑,道:“自小的交情养起来,大了就跟亲姐妹一般。”
折绾也觉得是,她跟素膳就是这般的。
她对孙三娘道:“咱们今年还去赌马么?”
孙三娘:“你去年出了名头,今年肯定不少人盯着你,等闲的人家都不让你去。”
折绾便歪在榻上懒懒道:“那就算了。”
下雪了。
她伸出手去接雪,“今年雪下得晚——我待会得早点走,孩子们都在马车上,雪太厚就路滑,我可不敢大意。”
孩子们大叫着出门去看雪了。虽然每年都下雪,但是莹姐儿和升哥儿记不住往年的事情,雁雁和阿隼今年还是第一次赏雪。
婆子丫鬟们不远不近的跟在后头,生怕他们跌倒。但是跌倒了也没有谁哭,还高兴的在雪地里面打了个滚。
孙三娘看着心生欢喜,突然道:“哎,阿绾,明年我跟着你一块学闽南话吧?”
折绾立马坐起来,“怎么想学了?”
孙三娘看着她,“就是……就是如同你之前说的,想要迫切的做点什么了。”
折绾的笑容灿烈起来,“是这么回事。你想学就学吧,将来总是会有用的。”
而后声音慢慢哽咽:“一旦学起来,就停不下来了。便也不会往后面看。”
人哪能不朝着前走。时常往后看是最傻的。
折绾今年照常提前跟素膳过年,二十四那天晚上,她在素膳的宅子里面请了周掌柜和素蕤这两个孤身的人一块,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她还把五个月都带了出来,一屋子九个人,人人都欢喜。蝉月努力的跟着素膳学怎么开口跟人谈生意,素蕤劈柴烧火,剩下的四个月包饺子,周掌柜跟折绾说明年如何先在京都试试卖茶的事情:“若是效果好,便往南边画葫芦推。”
素兰的婆母还送了自己腌制的腊肉和肉圆子过来。
折绾给她家的小虎子封了个大大的红封。
晚间吃席面的时候,折绾还从饺子里头吃了个铜钱出来。她高兴的道:“看来明年要赚大钱了。”
第59章 犹怜草木青(22)【捉虫】
刕鹤悯最终定下了越州知州。他这个年岁有如此官职, 走在哪里都是光耀的。皇帝拍着他的肩膀道:“朕看着你自小长大,很是知晓你的志向和本事,还望你不要让朕失望。”
刕鹤悯跪下郑重的道:“陛下, 臣请陛下悬刀于臣项颈之间,他日但有违背初心之举,自当横死乡野, 人头落地, 不得善终。”
皇帝斥责, “你这性子还是如此, 大过年的,何必要说此种话。”
但无疑这话让他很是欣慰, “你父亲最大的好处便是给朕生下你们兄弟二人。”
英国公府的荣耀也来源于此。反倒是英国公并不太招皇帝待见, 认为他很是平庸。
两人沿着长廊走, 皇帝笑着道:“你不常进宫, 朕倒是不记得你小时候的模样了。但你长大之后,第一次站在那几十棵合抱的垂柳树下, 恭谨朝着朕行礼时,朕便知晓你非燕雀。”
“君子立身颇正, 胸有大志, 何愁不能展翅高飞?”
一番话说得刕鹤悯眼眶湿润, 再次跪在地上,誓言要为皇帝和天下百姓肝脑涂地。皇帝亲自扶起他, 很是感动:“爱卿之心,朕能知晓。”
天下要是能多几个像刕鹤悯这般的人, 他也就不愁了。
他叹息道:“朕最缺的便是人才。”
刕鹤悯回家将这番话告知英国公, 英国公大喜过望,“陛下是要重用你的, 只要你不行差踏错,将来必定有大好前程。”
倒是忘记了两人这几日冷冷淡淡僵持的事情了。
刕鹤春在一边并不多言。陛下对他也说过类似的话。他道:“如此,我和三弟一北一南,互通互补,十年之内,倒是不用愁。”
英国公也是如此想的。这是家族兴旺之势。
他又把其他三个儿子叫来,“等开年你们兄弟就要走了,这几日咱们好好聚一聚,此一离别,又要三年才能相见。”
刕鹤春喝了一顿回去,身上都是酒气。折绾捏着鼻子叫松亭来,“好生洗刷一遍。”
刕鹤春洗完出来,她正坐在一边算账。如今她和素膳的名下一共有四个铺子。铺面也一直扩,算是在那三条街上很有些名头了。
周掌柜很会做生意,仅仅一年时间,便将好名声也得了,银钱也得了,还对她道:“做生意,名声最重要,不能坏,一坏了别人不买你的,你就没有什么可以比得过其他人家”。
所以她们的铺子里一直有银钱捐给慈幼院等处。这也是一笔开销,周掌柜记在账本上,折绾粗粗算了算,一年捐赠的银钱大概在二百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