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掀开纸袋子,捞出里面的一颗栗子,放在掌心剥开。
朝堂归朝堂,就算楚彧现在在上京城的名声一片狼藉,但在边境受不了太大的影响。
雪下得越来越大,隔着这么远似乎都能听见皇城外的欢声笑语,红灯笼喜庆一片,入目即是烟火色。
“戌时了,我要回去了。刘公公还在等我。”
说完,祈绥从兜里摸出一张令牌,“这个给你,下次进宫方便点。记得把脸挡着,抓牢里了我可管不了。”
“好。”
祈绥看着他,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
欲言又止了片刻,丢下一句,“好好照顾自己。”
说完,扭头就走。
“绥绥。”
身后的人一个大跨步,猝不及防抓住了他胳膊。
祈绥回身的瞬间,后脑勺被人扶住,柔软堵住了他微张的唇,弥漫出毫毫厘厘的清甜。
鼻尖一点雪意降落,冰凉的雪水顺着弧度往下坠,湿润了朦胧的交界线。
不带攻击性的吻,轻轻点点。
楚彧低眸,心疼地摸了摸少年瘦削的脸,羸羸弱弱,比上次离开时又瘦了不少……
“好好吃饭,睡觉,喝药。等我忙完边境的事就回来找你,你想要的江山我会帮你坐稳。想要什么,我都会帮你办到。”
祈绥抿了抿唇,舌尖舔去嘴角的湿意。
“你下次什么时候回来?”
“不会太久,我会尽快赶回来的。”
楚彧凑近,鼻尖亲昵蹭了蹭他脸颊,“这两个月,一直想你都没睡好,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祈绥抱了抱他,“我也想你想的睡不着。”
楚彧心弦一跳,又听他说:“等你回来,咱俩去找个夜班上吧。”
楚彧:“……”
高估他了。
还以为能吐出什么好听的情话。
祈绥上了城楼,看着楚彧在雪夜里对他挥手,一步三回头,很快消失在漫漫无边的黑夜,融进了万家灯火。
突然想到了一句话。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离别可辨嗔痴人,重逢可观赤诚心。”
突然,刘公公冷不丁地出现在身边。
“陛下啊,好久没看见你笑过了。”
祈绥吓了一大跳。
这突如其来的抓马台词,祈绥下意识看了看周边的环境,确认是古代没错。
就问,这跟管家少爷有什么区别?
刘·管家·公公:“刚刚那个人是摄政王殿下吧,他回来了?”
“是啊,在外都吃不起饭了,现在知道回来找朕接济了。朕顾念情谊没喊侍卫把他抓进牢里已是仁慈,还敢回来。再回来把他腿打断。”
小皇帝说起话来眼睛都不眨下,叭叭叭的。
刘公公忍俊不禁,明眼人看破不说破。
“陛下说的是。下次若奴看见摄政王拿着令牌进宫,必然不会让他叨扰陛下。”
“……”
祈绥侧眸看了他两秒,被气笑了。
转身下了城楼。
走进幽深、长寂、金碧辉煌的皇城。
-
常宁二十年。
西北边境,临国进犯,边境子民流离失所,大晟国陷入极度的恐慌。
同年三月,前摄政王楚彧出现在西北地,以他为首的军队展开了反击。
常宁二十一年。
西北物资匮乏,粮仓且不足,将士们连吃两场败仗,战争局面一度扩大。
同年五月,嘉和帝祈绥欲送粮食前往西北,被众臣以“畏罪潜逃”等污名,多加揣测,拒绝援助。
嘉和帝震怒,连杀三位大臣,充公家产,送往西北。
朝臣皆不敢言。
常宁二十三年。
西北叛乱平定,前摄政王楚彧带领西北将士修缮百姓家,西北百姓感恩戴德。
同年十月,邻国送来议和书,约定五十年内不再进犯。
无战争侵扰,百姓安居乐业。
大晟国内一片祥瑞平和。
常宁二十四年。
嘉和帝身体不堪,常有咳血、昏厥等症状,太医言失了根本,恐活命不长。
同年十二月,临近年关之际,嘉和帝驾崩,举国同悲。
百姓家纷纷挂上白灯笼,表其悼念。
后,传位于其弟祈灏,尊号晋元。
同年十二月,西北地前摄政王楚彧失踪,无人知其去向。
第370章 摄政王,小皇帝又翻墙逃走了(完)
正月初一,春节当天。
上京城十里长街热闹非凡,各家商铺齐齐张灯结彩,烟花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一路过来都是来往街客的欢笑。
原本冷冷清清的茶馆此刻也聚满了人,围在举着把扇子摇头晃脑的说书人旁纷纷拍手叫好!
就见那说书人顺着下巴的一把黑胡子,一脸老气横秋状。
“要说啊,这摄政王楚彧和先帝可谓是势如水火,两人为了争在朝中的权势,无所不用其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