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父站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 并没有走进书房里面。
这个举动可以解释为尊重楚清秋的隐私,也可以说是他根本不在乎楚清秋每日在书房里做了什么。
楚清秋垂着眸, 立在楚父对面,闻言轻嗯一声,“父亲懂我。”
楚父像是笑了一下,微微摇头。他可太不懂这个女儿了,自她五岁后,她在想什么府中没一个人知道。
“我今日同你说这些不过是想劝你答应梁、楚两家的婚事,”楚父也不遮掩自己的目的,双手习惯性搭在身前,“梁家是我们目前最合适的人选。”
这是做为一家之主必须要做出的选择,家族利益跟亲生女儿之间的选择。
做为父亲,楚父能为楚清秋做的便是,“梁家答应不纳妾。日后相处中若非你的过错,梁佑安不可欺辱你半句。哪怕出阁嫁人,楚家依旧是你可以依仗的后盾。”
“梁国公跟小公爷昨夜来过了,我们之间的事情已经谈妥,”楚父道:“今日国公夫人带着梁小姐上门看你,你若对她们有什么要求便可趁此机会提出来。”
对于楚父一个当父亲的来说,他可能不太喜欢楚清秋这样不亲近人的性子。不公对于楚大人来说,有一个聪明听话识大体的嫡女是他最欣慰最省心的事。
如今婚事即将谈成,他愿意比平时多纵着点楚清秋,由她提出自己的要求。
“父亲,我对梁家人没有要求,但我有一事想求您,”楚清秋抬手行了个大礼,放低姿态,“求您成全。”
她多少年没说过软话提过要求了,楚父一时间有些怔住,“你说,只要不影响家族利益,我都可以答应你。”
父女两人说话的功夫,上午阳光越过书房门槛照进书房里,光跟阴的交界线正好落在楚清秋脚尖前面。
楚父对于楚清秋的要求沉思了一会儿,“那便依你所言。……你母亲已经在前厅待客了,你也快些过去吧。”
楚清秋应,“是。”
楚清秋名义上的母亲是小吴氏。
小吴氏并非楚家原来的夫人,她是做为续弦抬上来的。同理,小吴氏自然也不是楚清秋的生母,她是楚清秋嫡亲的姨母,是原本的楚夫人大吴氏同父异母的妹妹。
楚家跟吴家姐妹的事情,十几年前闹得轰轰烈烈,只是捂的严实知道的人不多。
其实事实并非众人想的那般龌龊复杂,只能说是吴家人做事不地道。
吴家是小门小户小官之家,一次大型府宴上,吴夫人带着两个到了年龄却还未婚配人家的女儿去走动,这两个女儿就是嫡女大吴氏跟庶女小吴氏。
原本不抱希望的一场宴会,谁知小吴氏竟得了楚父的眼。
吴夫人得知这事后很气恼,这样的好事怎么就不是掉在她女儿身上,而是掉在庶女身上呢。
于是吴夫人跟吴大人夫妻合计阴了楚家一把,楚父看中的明明是小吴氏,成亲那晚掀开盖头楚父看见的却是大吴氏。
吴夫人欺骗大吴氏,说楚父一开始相中的人就是她。同时告诉小吴氏,如今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她要是不想让整个吴家因为她一己的儿女私情陪葬,不想让她嫡姐沦为全京城的笑话,那就跟楚父断了来往。
楚家也要脸面,对于这场欺瞒到底是捏着鼻子认下了,可也因为这事,楚家长辈不喜大吴氏,楚父更是不喜欢她。
大吴氏婚后每日都郁郁寡欢,跟丈夫的唯一的一次同房还是他醉酒之后发生的。
哪怕她怀了孩子,丈夫也情绪淡淡,大吴氏以为是自己没生出儿子的错,又怀疑是门第差距她高攀了楚家。
……可当时母亲明明说楚父喜欢她,她这才同意嫁过来的。她要的也不是身份脸面,她要的不过是个知冷知热的丈夫。
事情就这么过去五年,直到小吴氏的年龄拖不下去到了不得不说亲的时候,大吴氏才从别人口中得知整件事情的原委。这个别人,还是她母亲的下人。
对方哄骗她,说小吴氏眼馋她楚家夫人的地位,让她出力把小吴氏赶紧嫁出去,免得她勾引楚大人。是她觉得不对劲才着人细查。
查完一切,大吴氏才发现原来她丈夫不是不喜欢她了,而是从头到尾喜欢的人都不是她。
她曾经一度怀疑小吴氏是不是私下里同她丈夫不清不楚,因为两人每每见面总要互相避开,母亲也总是拦着不让她带丈夫回娘家。
如今一切疑惑的事情现在全都有了解释,楚父喜欢的想娶的是小吴氏而不是她。